湟中区

更新时间:2024-04-15 12:23

湟中区,隶属青海省西宁市,位于青海省东部,地理坐标为北纬36°13′32″~37°03′19″,东经101°09′32″~101°54′50″,湟中区属高原大陆性气候。总面积2444平方千米。截至2021年4月,湟中区户籍人口47.9万人。截至2021年10月,湟中区辖1个街道、10个镇、5个乡,另辖1个乡级单位。区人民政府驻鲁沙尔镇。

历史沿革

秦汉以前,湟中属“羌戎之地”。

西汉武帝时,汉军进据湟水流域,在今西宁设西平亭,湟中从此列入中央政权版图。此后,汉在今湟源县设临羌县,归金城君辖,湟中属临羌县。东汉末年,在青海省东北部设置西平郡,改西平亭为西都县以为郡治,今湟中大部分地区归属西都县辖。

魏晋时期,临羌县移治今湟中多巴镇,此后很长时期湟中地区为西都、临羌两县辖地。

东晋南北朝时期,湟中和青海东北部地区一样,先后在前凉、后凉、南凉、西秦和北凉等地方割据政权的统治下。

时,湟中属今乐都县地的湟水县辖。

唐代在今西宁设置鄯城县,湟中归鄯城县辖。唐朝末年,湟水流域被吐蕃占领。

宋初,湟水流域属吐蕃角厮罗政权管辖,后湟中为宋西宁州地,在今鲁沙尔镇徐家寨村一带设置倚郭县。不久,西宁州先后被金、夏占领,湟中地区归西夏西宁州辖。南宋末西宁州归元,湟中地属元朝。

明时,湟中地属西宁卫以后,汉族、回族大量移居境内,逐步形成了以汉族为主,汉、回、藏等多民族共居的地区。

时,地属西宁县。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西宁县县城迁至鲁沙尔,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始称湟中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湟中为省直属县。

1960年1月至1961年7月,属西宁市。

1961年8月,复为省直属县。

1978年,划归海东地区。

1979年,划属海东地区。

2000年1月,属西宁管辖。

2019年11月,撤销湟中县,设立西宁市湟中区。

2020年6月23日,西宁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了《关于湟中县撤县设区有关事项的决定》。7月16日,湟中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通过《关于湟中县撤县设区有关事项的决定》。7月22日,湟中举行撤县设区大会,湟中县自此更名为湟中区。

行政区划

截至2021年10月,湟中区辖1个街道、10个镇、5个乡:康川街道鲁沙尔镇西堡镇上新庄镇田家寨镇甘河滩镇共和镇多巴镇拦隆口镇上五庄镇李家山镇群加乡土门关乡汉东乡大才乡海子沟乡;另辖1个乡级单位:甘河工业园。区人民政府驻鲁沙尔镇。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湟中区,位于青海省东部,区境西、南、北三面环围西宁市,地理坐标为北纬36°13′32″~37°03′19″,东经101°09′32″~101°54′50″,总面积2444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湟中区,为西北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过渡地带,属青藏高原凉温干旱地区,境内三现环山,祁连山余脉娘娘雄踞西北,拉脊山脉绵亘西南。境内沟谷错纵、山川相间,地形地貌比较复杂,地势南、西、北高而东南略低。

气候

湟中区,属高原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5.1℃,年平均降水量509.8毫米,年蒸发量900—1000毫米,平均无霜期170天,日照时数2453小时。

水文

湟水由西向东横贯区境中部,大南川、西纳川、云谷川等十四条河流呈扇形从南、西、北三面山区汇集湟水。

自然资源

水资源

截至2021年,湟中区共有河流15条,除群加河道直接汇入黄河外,其余均属湟水河水系。水资源总量7.334亿立方米,实际可利用水资源4.2亿立方米,人均占有量893立方米,仅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36.3%。

湟中区工程蓄水能力4680万立方米,调蓄能力不到可利用水资源的20%。全区年总用水量1.63亿立方米,其中工业用水2328.8万立方米,城镇生活用水2189.6万立方米,农业用水10691万立方米(包括生态用水和林业用水),农村人畜饮水1080.73万立方米。

生物资源

截至2021年,湟中区林区内分布有云杉桦树落叶松青杨沙棘柠条金露梅银露梅等140多种植物资源(其中有党参大黄冬虫夏草柴胡红景天等20多种药用植物)和白唇鹿马鹿马麝猞猁赤狐、兰马鸡、雪鸡荒漠猫等20多种野生动物资源。

矿产资源

截至2021年,湟中区境内主要有丹麻彩玉、石灰岩白云岩硅石矿泉水砂石粘土地热花岗岩、三岔()等10多种矿产资源。探明石灰石储量1.22亿吨,其中门旦峡矿区9888.32万吨,上峡门矿区2281.73万吨;白云岩储量1982.3万吨,其中,门旦峡矿区储量1482.3万吨,小石门矿区储量500万吨;硅石储量841.22万吨;升平镁质粘土矿2893.75万吨;甘河滩矿区红粘土岩储量837.37万吨。

人口

截至2021年4月,湟中区户籍人口47.9万人,常住人口46.39万人,农业人口36.9万人,占总人口的77%,是全省的农业大区、人口大区。全区有回、藏、土、蒙等24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15.3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32.99%。

经济

综述

2021年,湟中区地区生产总值迈上200亿元台阶、增长11.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7%,高于年初目标任务5.7个百分点;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9亿元、增长8.5%;地方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突破4亿元、增长5.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171元、增长12%,增速快于城镇6个百分点。

第一产业

2021年,湟中区改造设施温棚331栋,建成高标准农田1.1万亩,全区粮食种植面积达43.8万亩。建立农作物种子繁育基地3.27万亩,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20万亩。种植优质饲草3.2万亩,新建规模养殖基地2个。新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10个,培育新型经营主体92家。全区实现一产增加值27.5亿元、增长4.6%。

第二产业

2021上半年,湟中区完成地区规上工业总产值263.4亿元、增长61.7%,增速较3月份增加11.2个百分点、较4月份、5月份分别增加8.9、3.6个百分点,其中:甘河园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52亿元,增长66%、增幅较3月份、4月份、5月份分别增加13.4、10、3.6个百分点;区属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1.4亿元,增长2.6%。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1.6%,其中甘河园区工业增加值增长39.4%。

第三产业

2021年,湟中区成功举办中国丝绸之路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湟中乡村旅游登上了央视《走进乡村看小康》节目。电子商务稳步推进。河湟文化非遗手工艺品展销设计中心进驻南京,贵强物流园入驻快递物流企业14家,行政村电商站点覆盖率达55.5%,实现农产品销售总额4433万元。全区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17%。

交通运输

湟中区境内,青藏铁路109国道、西湟一级公路、西久公路穿境而过,西塔高速公路直达县城,22条县乡公路纵横交错,全区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21年,湟中区新增校舍面积4.8万平方米,补充教师139名,购买临聘教师服务岗位100个。“双减”政策全面落实,义务教育阶段课后服务实现全覆盖。

医疗卫生

2021年,湟中区田家寨、拦隆口卫生院“优质服务基层行”获国家通报表扬。累计完成新冠疫苗接种82.6万剂次,人群全程疫苗接种率达86.5%。

社会保障

2021年,湟中区城镇新增就业2904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3%。组织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16.1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9.5亿元。建成爱老幸福食堂2个、农村老年之家20个。发放退役士兵优抚金及生活补助1073万元,建成烈士公祭广场。

历史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0年,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申报的“银铜器制作及鎏金技艺”,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技艺项目类别,序号9。

艺术文化

灯影戏,皮影戏剧种,俗称“影子”。唱灯影戏叫“唱影子”,看灯影叫“看影子”,灯影戏唱腔也叫“影子腔”。灯影戏的人物形象,道具(如车、马、刀、枪、桌椅等)是用加工的黄牛皮革雕制而成。人物脸谱神态各异,服装花纹细腻,色彩鲜明,对比清晰。它是由演员操纵皮影表演,透过灯光投影于银幕,让观众看影像的一种戏曲表演形式。

风景名胜

湟中区景点主要有:塔尔寺群加国家森林公园、上五庄水峡、大源南朔山、上新庄药水滩、莲花湖景区等。

莲花湖景区

莲花湖景区,位于湟中县鲁沙尔镇距离黄教创始人宗喀巴诞生地——塔尔寺以东1千米处,景区三面环山,依山傍水,形成了山青、水秀 、林茂的三位一体旅游风景区。莲花湖原为1973年修建用于农田灌溉的水库,库容量1300万立方米,水质清澈明净,湖面平稳开阔,水域面积66.7万平方米、最高水深达43米。2001年,被县政府列为重点开发的集旅游、休闲度假、娱乐、观光和了解青海淳朴民风、多彩民俗为一体的景点。

塔尔寺旅游景区

塔尔寺旅游景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西藏拉萨市哲蚌寺色拉寺噶丹寺日喀则市扎什伦布寺、青海塔尔寺、甘肃拉卜楞寺),是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诞生地,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的宗喀(湟水流域)——青海省西宁市西南二十五千米处的湟中县鲁沙尔镇形似八瓣莲花的山坳中,距西宁市27千米。始建于1560年,有僧侣800多名,占地面积600余亩,百余座佛殿、经堂、宝塔、僧舍在八瓣莲花山坳里依山而建,错落有致,是一座融合了藏汉建筑的宫殿式结构建筑群。高处俯瞰,起伏有序,金碧辉煌,气势磅礴,蔚为壮观。塔尔寺不仅以宗教艺术闻名于世,而且是藏族宗教、文化艺术的宝库,被誉为艺术“三绝”的酥油花、壁画、堆绣,更是藏族艺苑中的奇葩。

著名人物

湟中区著名人物有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最早的共产党员寇从善,社会知名人士窦仁山马兴泰,清代举人杨兴霖李焕章,武术名家赵成章,名艺人甘世霖血日尼玛罗藏丹珠、兽医名家韩宝仁,农民书法家莫如志

荣誉称号

2019年11月,湟中区入选第二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区。

2019年12月,湟中区入选全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单位。

2020年3月,湟中区入选第一批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县”。

2020,湟中区入选中国夏季休闲百佳县。

2020年6月,湟中区入选第五批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

2020年7月,湟中区入选2020中国秋季休闲百佳县。

2020年11月,湟中区入选第一批深化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样板县。

2021年,湟中区入选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2021年7月,湟中区入选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

2021年9月,湟中区入选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县。

2022年8月,湟中区入选“2022年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名单。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