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外音

更新时间:2023-02-12 02:07

凡影片中发出的声音,其声源不在画面内的,即不是由画面中人或物直接发出声音,都称为“画外音”。

基本含义

话剧、电影以及电视节目中采用的处理声音的一种技巧,解说人的声音总是在剧情展开之前就已传出,有时往往是剧情发展的一种补充,从而使观众产生一种幻觉,似乎剧情只是解说人讲述的事情的扩展.

详细解释

电影中指不是由画面中的人或物体直接发出的声音。亦借指文艺作品中外加于人物或事件的议论。

萧乾一本褪色的相册》十四:“关于这种体裁(指特写)的写作如果有什么经验教训可说,那就是:要尽量克制--抑制好发议论的冲动,有议论宁可另外写成随笔杂文,尽量不夹在描写中。在这一点上,我特别喜欢 契诃夫。他从不把笔下的人物当作自己的代言人,也不使用‘画外音’。”

北宋时期,滁州太守欧阳修在县城西南风景秀丽的琅琊山酿泉”边的亭子里,经常约朋友一起喝酒,他给这个亭子取名“醉翁亭”,经常喝得酩酊大醉。因此他作散文《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画外音指影片中声音的画外运用,即不是由画面中的人或物体直接发出的声音,而是来自画面外的声音。旁白、独白、解说是画外音(Voice-Over)的主要形式。旁白一般分为客观性叙述与主观性自述两种,前者是影片创作者(或借助故事叙述者)以客观角度对影片的背景、人物、事件直接进行议论或抒发感情,后者是影片中某一人物(一般为影片主角)的自述,以主观角度追溯往事、叙述所忆所思或所见所闻;独白是画面中人物的心理活动的语言表述,是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的重要手段;解说是介绍、解释画面内容、阐述影片创作者思想观点的表达方式。音响的画外运用也是画外音的重要形式。

画外音摆脱了声音依附于画面视像的从属地位,充分发挥声音的创造作用,打破镜头和画面景框的界限,把电影的表现力拓展到镜头和画面之外,不仅使观众能深入感受和理解画面形象的内在涵义,而且能通过具体生动的声音形象获得间接的视觉效果,强化了影片的视听结合功能。画外音和画面内的声音及视像互相补充,互相衬托,可产生各种蒙太奇效果。

声音与画面实现对位式分离之后,成为一种特殊的银幕形象,因此,画外音具有强大造型能力.它能突破画幅的限制,把电影的表现空间扩展到画面之外,来丰富画面的内容和表现力.画外音还用以创造真实的声音环境,烘托气氛,加强生活场景的实感。它们在塑造人物、结构时空等方面的作用也受到电影创作者的重视。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