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主义画派

更新时间:2024-09-11 19:16

未来主义画派(简称未来派)(Futurism),现代文艺思潮之一,是由意大利诗人菲利波·托马索·马里奈缔(Filippo Tomasso Marinetti)作为一个运动而提出和组织的。

内容介绍

未来派全盘否定传统文艺的价值,认为人类的文化遗产和现存的文化都是腐朽、僵死,与现时代的精神不相容的。他们的口号是“摒弃一切博物馆、图书馆和学院”,反对一切模仿的形式,反抗和谐和趣味高雅,否定艺术批评的作用。未来派的美学主张与表现主义立体主义有相同的地方,只是他们特别强调表现运动和力量,口号更激烈,纲领更明确,虚无主义的色彩更浓郁。

主张

他们的主张是表现运动。按照他们的想法,象德拉克罗瓦画的马看起来不管怎么象猛烈奔跑,它也不过是在某一瞬间快速拍摄的照片。为了直接表现运动,就必须表现运动着的物体的几个形状。另外,只画人物不能成为肖像;人既有回忆,对未来也充满希望,因此, 如果在一个画面里不把这些都描绘进去,就不能成为肖像。他们这样想, 而且在艺术中加以实行。人们往往把立体派未来派认为是相类似的东西,实际上二者完全不同。立体派总是以静止的姿态,分解物体的形状。虽然没有余暇来谈未来派的错误见解,不过不能不注意这一点, 即未来派仅仅几年就消亡了。

追求

要不惜任何代价地回到生活里来,要否决掉过去的艺术,艺术终于适应了现实性。在画布上重现的情节,不再是普遍动力的一个凝定下来的瞬间,它将径直是动力感觉自身。在运动中的物象,不停地变化着自己,变自己的形,由于它像在空间里向前奔驰的振动逼迫着自己。街道上的地面,被雨润湿,在电灯的亮光下不断掏空着自己,一直到地球中心。谁还能相信物体不可透视。为什么创作里愿意忘记视觉能力,它能达到表现适应爱克斯光的目标。

未来主义的标准

法国人的一个典型的特点是,倾向于女性、温柔、妩媚和他们关于静态的偏爱。爱现代生活,这本质上是动力的、声响的、吵闹的,不是庄重的、尊贵的、严肃的、等级性的。

拒绝一切低沉的色凋,不应再低声倾诉出来。要大声唱出,反响在墙壁上,像嘹亮的凯歌。在画上画出的阴影,要比白光还要亮,画在博物馆旧画的旁边发出的光彩,就像白昼对于黑夜那样。要求红与深红,它们喊叫着,要求永不满足的绿色的绿,永不满足的发亮的黄色,波兰橘黄、深黄、铜黄,一切速度的、愉快的、焰火的色彩。吵闹的、蒸发的色彩和太阳的沸腾与旋转使艺术创作者几乎陷入疯狂状态。

拒绝直角形,称为毫无热情的——立体形、金字塔形,一切静止形态。需要一切尖角形的激动力、动力性花纹装饰、斜行的线,它们落在观赏者眼里,像是从天上来的箭头;旋转的圈圈、椭圆形、螺旋形,翻转来的立体(一个爆破的形象);多声与多节奏的抽象的形体,它们符合内心不和谐的需要,这是在绘画的感性里不可少的。通过它们的神秘的俊美,它们比那些只从视觉和触觉来的美更富魅力

时代解读

如果画一个人在月台上,从室内来看,就不把这景限制在窗子长方形内所能看到的,而是努力来再现月台上人物所见所感的全部:阳光所照的街道上的热闹,左右伸去的两行房屋,被花点缀着的各个月台,等等。这时周围是物的同时性,引出物象的推移和分解,细节的分散和聚合。为了使观赏者生活到画的中心里去,那画必须综合着人所记忆的和所看见的。

物理的超越

在宣言里说明:人需再现动力的感觉,这就是说,每个物象的特殊的节奏,它的运动趋向,或说得更好些,它的内在的。一切无生命的物也在它的线条里表现倦惰或狂野,悲伤或愉悦。每个物件通过它的线条使人认识到,它将怎样分解自己,如果它顺从它的内在的各种力的趋向的话。这种图像分解并不从属于固定的规律,而是从物象的特殊性质和观赏者对它的感情激动里产生出来的。更进一层说,每个物象影响它的邻物,不是由于光的反射(这是印象主义元素的基础),而是通过线条、角与面的真正的斗争,顺从着那统治着画面的激动(未来派元素的基础)。这些力线必须包裹着和带动观赏者,好像逼迫他一同去争斗。一切物象通过它们的力线奋力奔向无尽。波齐奥尼称之为物理的超越。画出的就是这些力线。来解说自然,就在于在画布上把物象作为节奏的起始或延续来再现,这种节奏是物象自己在感性功能里激引起的。

此外,人们可以在画上看到点块、线条、色彩的面,不呼应任何现实的东西,而是按照一个内心的数学、音乐似的准备着和加强着观赏者的情感。因此本能地寻找具体的外界景色与内心的抽象情感之间的连接。这些似乎是非逻辑性的线条、点块、色彩的画,它们是画幅的秘密的钥匙

来源

未来派的艺术家表现深受现代机器的不安定活动、当代生活的速度与暴力、这种骚动在人类生活中的心理效果的影响。艺术家试图表现他们从工作的现代机器中感觉到的活动与美,他们运用颤动的线条与块面创造出动力运动的效果和画面内部的张力。未来派对于当代社会的暴力事件有着前在的意图,如暴乱、罢工和战争,以及这些事件对未来的影响。不过,可以证明,未来派画家的热情并不真正与他们在艺术上的贡献相一致。他们不过是激活了立体派的某些静态的几何形,带来比较丰富的色彩。未来派画家对机器的关注可能是它最重要的贡献,因为他们使其他艺术家和公众更多地意识到其社会的机器化性质。与艺术描绘永恒真实的传统使命相反,未来派艺术有意识地创造了它的时代。过去的很多画派是先出现作品,然后形成画派。但是未来派却是先有一种主义,发表宣言鼓吹,然后才出现作品。

未来派从其发端时日起,就受到了立体主义的影响但不同于关注机械的静态美的立体主义,他们对运动表现出狂热的情绪,他们利用立体主义的分解物体的方法来表现动的场面和动的感觉。此派作品的特色就是如宣言所说的,否定了过去一切传统艺术,以动态感的线条,形与色彩,表现骚动的现代生活,赞美机械文明,而不描写任何静止状态。典型的未来派作品热衷于用线和色彩描绘一系列重叠的形和连续的层次交错与组合,并且用一系列的波浪线和直线来表现描绘光与声音,表现人们在迅疾的运动中所感觉到的印象。他们的绘画更强调速度感、空间的循环、物体的透明以及噪音的韵律。反对立体派的静止性与无主题性,但却吸收了立体派的同时性的表现技法。为了追求力动性,他们把线条的力予以具体化,而且运用激烈的色彩、弓箭状的斜线、锐角、螺旋形来表现。举凡喧嚣、动力、速率等如同机械般的节奏,都成为他们创作的中心。在未来派画家中,巴拉是从新印象主义转向未来主义的画家,是油画《接着皮带的狗》的作者。他描绘一只奔驰的狗和女人的足,将一连串的运动凝缩成一个个变化的阶段,画面奔跑的狗有几十只脚。塞韦里尼是融汇了立体主义语言的画家,他善于用几何形的语言表现动态。卡拉是联系未来主义与形而上画派的桥梁人物。画家和雕塑家博乔尼是未来派中的核心人物,也是1912年4月发表的未来主义的雕塑宣言的作者,他的一系列宣言、文章和言论,收在文集《未来主义的绘画和雕塑》中;他主张要从力动的观点来表现客观事物,建议更多地采用抽象符号,《空间中连续的形》是他表现运动中错综复杂的印象和连续动感的代表作。

未来派从米兰兴起后,1912年开始在巴黎举行展览,接着欧洲各大都市都举行未来派的巡回展,其宣言风靡一时,直到1915年意大利兴起了新的画派“形而上绘画”,未来派的势力随之分散而消灭。在短短的五、六年之间,未来派对于其他国家的艺术影响甚为强大,诸如法国后期的立体派、纯粹主义,英国的旋涡派(Vorticism),构成主义,以及后来的达达派(Dadaism),均受未来派的启示与影响。如《拿波里湾上空的空战》——葛赫拉·道杜里龙的作品以及美国水彩画家约翰·马琳的作品《下曼哈坦》显然受了未来派的影响。

发展历史

一场全球范围内的新科技革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勃然兴起。新科技革命的出现,使人类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发达国家的社会发展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出现了一系列深刻而广泛的变化。了解和把握这些变化及其发展趋势,以对人类社会的前途和命运作出预测,就成为人们的迫切愿望。对全球性环境和发展关系问题的反思:环境和发展问题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上升为全球性问题,它要求人们必须从总体上思考和解决科技发展对于社会发展的正反效应的问题,未来主义就是由此应运而生的。

发展

波丘尼写了一篇“未来派画家的宣言”,于1910年2月11日发表,并于3月3日向都灵的查雷拉戏院的广大观众公开宣布。同年4月11日发表未来派“绘画技巧宣言”。随后又接二连三的出现一些论证和宣言。1912年,这个集团于巴黎举办了他们的作品展览会(随后移至伦敦和柏林展出),1914年,波丘尼出版了一本书,将他们的观点做最后一次说明——形式上和事实上都是最后一次,因为同年爆发的世界大战,使这个集团解散了。波丘尼,这个运动的推动者,在1916年逐渐恢复伤势时却意外的被杀害了。因此这个集团没有再组织起来。塞弗里尼有一段时期转向了立体派,卡腊受到了契里科(Chirico)的形而上学的绘画的影响,巴拉终于又回到了学院派的现实主义,鲁索洛本来就是未来派音乐的作曲家(以“骚捞主义”(Bruitism)的音乐见称),显然对绘画没有兴趣。

成长

俄国20世纪初期在意大利之后产生的一个文学流派和文学运动。1911年,彼得堡诗人谢维里亚宁发表《自我未来主义序幕》,宣告了俄国未来派的诞生。作为一个文学运动,从一开始它就没有一个统一的组织,而是由几个彼此竞争的团体组成。其中,自我未来主义者从“自我”出发,常常坐在咖啡馆里,向那些凡俗的沉于幻想的青年男女朗诵一些关于醇酒美人之类的诗歌,并以一种高高在上的傲然态度,标榜“我将自己固有的知识赐给奴隶的大众”。其诗作大都充满颓废气息。主要成员有谢维里亚宁、伊支纳契耶夫、阿列姆鲍夫、戈涅道夫等。

成立

未来派画家表现的是「速度」和「进行」 ,现代生活的「动荡」的感觉。此运动是由诗人马利涅蒂( Marinetti, 1876-1944 )和画家巴拉( Balla, 1871-1958 )所领导的。 在绘画上,他们的形象是重复的,重叠的、模仿影片的方式,以表现运动中的概念。 其重要的代表人物还有赛弗里尼( Severini, 1883-1966 )和波爵奥尼( Boccioni,1882-1916) 。

代表人物

巴拉(Balla·Giacomo)(1871~1958)意大利画家。1871年7月24日生于都灵,1958年3月1日卒于罗马。曾参与签署1910年4月11日的《未来主义绘画技法宣言》。作品的特点是用色和形为基础的抽象符号,表现运动、速度和力量。代表作为《拴着皮带的狗》、《雨燕的飞行》、《悲观与乐观》等。

薄邱尼(Umberto Boccioni,1882-1916)

塞佛里尼(Gino Severini,1883-1966)

杜桑(Duchamp,Marcel 1887~1968) 等。

主要作品

有《俯临无底深渊的群鹰》、《献给阿达尼斯的礼物》,翁贝特·波丘尼(Umberto Boccioni,1882—1916)的《城市的兴起》; 吉诺·塞弗里尼(Gino Severini,1883—1966)的《塔巴林舞场有动态的象形文字》;。

主要事迹

兴起

立体未来派是俄国未来派的主体,由莫斯科的希列亚派诗人组成。他们在1913年发表立体未来主义宣言《给社会趣味一记耳光》,宣称:“要把普希金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等等从现代轮船上丢下水去。”其主要成员有布尔柳克、赫列勃尼科夫马雅可夫斯基卡门斯基、克鲁切内赫等。主要作品有《死气沉沉的月亮》、《瓶塞》、《牝马奶》等。其中马雅可夫斯基的名篇《穿裤子的云》充满战斗精神,对资产阶级的爱情、艺术、制度和宗教表示愤怒和抗议,号召进行反抗,预言了革命的即将到来,此外,未来主义中还有一个叫“离心机”的支派,主要成员是阿克谢诺夫、鲍布洛夫、帕斯捷尔纳克、阿谢耶夫等。未来派的理论家是布尔柳克、蒲宁、库什涅尔。以马雅可夫斯基为代表的俄国立体未来派除了在破坏传统文化、歌颂运动、速力和标新立异、提倡使用拟声词、数学记号、音乐记号、取消标点、随意造词等材料组织形式上与意大利未来主义有共通之处外,在创作内容和政治倾向上具有根本分歧。他们对资产阶级和黑暗现实表现出强烈的反叛情绪;大声疾呼“诗决不在沙龙中,决不在死的殿堂里,也不是资产阶级闲情逸致的消遣品。它不得不集合在广场和街头,因为它必须在勇敢的行动中才能尖锐的呈现。”

衰落

他们穿着黄色的马褂,脸上涂着刺目的颜色,在大街小巷集会游行,朗诵一些离奇古怪的诗,或是搞些莫名其妙的文字游戏,具有强烈的无政府主义倾向。十月革命后,他们聚集在《公社艺术报》周围,以苏维埃艺术代表自居。他们的文学美学观点和主张曾受到俄共中央和列宁的批判。20年代以后,俄国未来派渐趋衰落,马雅可夫斯基曾力图将他的未来主义战友拉向新的征途,但未获成功。20年代末,马雅可夫斯基退出未来主义的“艺术左翼战线”加入“拉普”,并于不久后逝世。兴盛一时的未来派随即解体。

影响

未来派与立体派一样,也是在整个抽象领域内的一个分支。未来派是立体派被一些意大利艺术家改造后的一种形式,代表人物有C·卡拉、U·博乔尼、G·巴拉、G·塞韦里尼等。

立体派在巴黎兴起之后,紧接着意大利也有一个艺术上的革新运动出现,这个运动即为意大利艺坛本世纪第一个兴起的画派——未来派。它虽是透过立体派而产生,但却与立体派的主张全然不同。1909年2月诗人马里内蒂在巴黎的《费加罗报》,发表“未来主义宣言”,对陈旧的古典美术公然挑战。从宣言中,可以看出未来派的根本主张,他赞美机器、物质文明和冲击力的新时代的价值。在马里内蒂思想的鼓动下,美术家卡拉、博乔尼、L·鲁索洛、巴拉和塞韦里尼米兰签署的《未来主义绘画宣言》发表,呼吁画家们发展未来主义的风格。同年4月,发表《未来主义绘画的技法宣言》。1912和1914年,又分别有关于雕塑和建筑的宣言发表。他们把马里内蒂的理论实际应用到绘画创作,以期创造新式的美。直到此时才出现了未来派的绘画和雕刻。未来派认为,20世纪初工业、科学、技术、交通、通讯的突飞猛进,使客观世界和社会生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新时代的特征是机器和技术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速度、力量和竞争。“我们宣告,由于一种新的美感,世界变得更加光辉壮丽了。这种美是速力的美。一辆快速行驶的汽车,车框上装着巨大的管子,像是许多条蛇在爆发地呼吸如机关枪一般风驰电掣的汽车,比带翅的萨莫色雷斯的胜利女神像更美(1909年,《未来主义宣言》)。”他们把战争、暴力和恐怖都看作是摧毁旧世界,创造新未来所必需的手段,都给予赞美和歌颂,认为“战争是使世界洁身之道”,“伟大的交响乐”,宣称他们歌颂“敢做敢为的运动,狂热的失眠,急速的脚步,翻筋斗,打耳光,拳斗。”

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与未来派不存在本质矛盾,其核心价值都在于对现实世界的全方位深入的了解,对现有状况的分析和对未来发展趋向的推测,而后用笔尖新颖独到的手法将自己的思维反应到画里,给世人以启迪。给后人的学习起到引导作用,突破禁锢的思想

意义

未来派画家们所追求的是隐喻式的主题和不同视象的同时并存。要做到这点是通过描绘运动中物体的多元重叠来实现的;尤其是强调物体与环境融为一体,表现对象被解体和移位,局部的分散与组合不爱逻辑的制约并相互独立。为了使观者成为画面的中心,绘画必须是创作者的记忆和所见的综合性体现。未来主义艺术的贡献也并不在于艺术风格和语言的创新上,它的重要性是激进的主张和无政府主义的口号所具有的感染力和煸动性,在20世纪初的西方社会中对现代主义精神的形成产生的极大影响。

理论意义

未来派的理论反映了一群意大利的年轻美术家要求创新的意图。他们不满足意大利文艺在19世纪停滞不前、落后于欧洲其他国家的状况,希望本民族的文艺跟上前进的步伐。他们的艺术追求,也确实受到工业和科技革命鼓舞的一面。但是,未来主义又是在意大利民族主义情绪高涨的情况下出现的,它既多少反映了意大利民族觉醒和奋起的精神,又反映了这个民族在历史转折时期傍徨、不稳定、虚无和偏激的弱点。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