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规模

更新时间:2023-08-01 09:03

人口规模(population size)是在城市地理学研究及城市规划编制工作中所指的一个城镇人口数量的多少(或大小)。一般指一个城镇现状或在一定期限内人口发展的数量,后者与城市(镇)发展的区域经济基础、地理位置和建设条件、现状特点等密切相关。城市人口容量,指一个城市的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能够支持多大人口规模得以生存的潜力。城市人口规模,指生活在一个城市中的实际人口数量。

基本简介

如果一个城市的人口规模小于人口容量,则人口规模还有一定的扩张余地,而不至引起资源生态环境系统或社会经济系统的危机;如果城市人口规模大于人口容量,则说明城市人口对资源生态环境系统或社会经济系统的综合压力已超出两系统的最大承载能力。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将会引起城市所在地自然资源供给系统的永久性破坏,从而导致该城市人口容量的永久性减少或将引起城市社会经济系统功能紊乱,就会引起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所以,在科学测定的基础上界定城市人口容量,采取适宜的手段使城市人口规模与其容量相适应,是使城市健康发展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基本特征

整体性特征

即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四大子系统及其各组成元素或环节都不能离开系统的整体而单独研究,局部的问题必须放在全局中协调解决。例如资源问题,不能仅就资源而论资源,必须与人口规模、消费方式、产业结构等问题结合起来考虑,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动态性特征

人口增长、资源枯竭、环境恶化和经济发展等问题都是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的动态过程,PRED四大子系统处在不断的发展与演化进程中,它们互相交织,共同推动整体系统的演进与变换。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随着时间的演替,特别是近些年来,由于人口激增的巨大压力,导致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与人口的矛盾更加激化。在现代,那些人口规模过大的区域或城市,人口问题已成为制约其PRED系统协调发展的带有主导性的重大问题。

可调控性特征

在PRED复杂系统中,必然存在若干个主要的参数或杠杆作用点,称之为“政策作用点”或“调控开关”,一旦作用于这些作用点之一的政策发生变化,其影响将在系统中蔓延开来,例如,城市人口规模、产业结构、资源价格、环保标准等都是政策作用点,从对这些灵敏度较高参数的调控入手,就可以有效地改善PRED大系统的总体功能。 协调发展指人类通过规范自身行为,达到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生态环境之间保持一种合理的结构比例关系,推动城市PRED系统向和谐、持续、高效和有序的方向发展,而其中衡量各子系统是否具备协调发展条件的标准分别是:①自然资源系统一可再生资源是否达到永续利用,其开发利用总量是否控制在自然界的再生能力之内,不可再生资源的开发是否考虑到“代际公平”原则。②经济系统―城市经济增长是否与市情相适应,是否发挥了区域优势。③社会系统一是否具备了合理调控人口数量和质量的有效人口政策等。④生态环境系统―环境污染水平是否控制在环境容量之内并能避免生态环境的恶化。

详细介绍

一个城市的人口始终处于变化之中,它主要受到自然增长与机械增长的影响,两者之和便是城市人口的增长值。

自然增长

自然增长是指人口再生产的变化量,即出生人数与死亡人数的净差值。通常以一年内城市人口的自然增加数与该城市总人口数 (或期中人数)之比的千分率来表示其增长速度,称为自然增长率。

出生率的高低与城市人口的年龄构成、育龄妇女的生育率、初育年龄、人民生活水平、文化水平、传统观念和习俗、医疗卫生条件以及国家计划生育政策有密切关系。死亡率则受年龄构成、卫生保健条件、人民生活水平等因素影响。目前,中国城市人口自然增长情况,已由解放初期的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的趋势转变为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

机械增长

机械增长是指由于人口迁移所形成的变化量,即一定时期内,迁入城市的人口与迁出城市的人口的净差值。机械增长的多少与城市经济发展的速度、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条件以及国家的城市发展方针密切相关。机械增长的速度用机械增长率来表示,即一年内城市的机械增长的人口数对年平均人数 (或期中人数)之千分率。

人口平均增长速度

(或人口平均增长率)

人口平均增长速度(或人口平均增长率)指一定年限内,平均每年人口增长的速度,可用下式计算:

根据城市历年统计资料,可计算历年人口平均增长数和平均增长率,以及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的平均增长数和平均增长率,并绘制人口历年变动累计曲线。这对于估算城市人口发展规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流动人口

流动人口是指在本市无固定户口的人口。一般分常住流动人口和临时流动人口。前者指外地或外国来本市从事较长一段时间公务、商务的人员,也包括外来的临时工、季节工、借调、支援人员等;后者指前来开会、参观学习、工作出差、游览以及路过而短时间停留的人员。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以及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城市的流动人口数量迅速增加。如北京、上海、天津、武汉、南京等中心城市,流动人口已占市区人口的20%~30%左右。流动人口给城市经济带来活力的同时,也给城市的住房、交通、社会服务产业、文化教育设施增加压力。因此,在城市规划中必须将流动人口也列为影响城市规模的重要因素。

估算方法

预测城市人口发展规模,是一项计划性、科学性很强的工作,既要向民政、公安部门了解人口现状和历年来人口变化情况,也要向国民经济各部门了解由于发展和投资计划而引起的人口机械变动,从中找出规律,科学合理地确定城市人口的发展规模。

中国城市类型多,劳动构成和人口增长又各有特点,而各地编制社会经济发展计划的深度也不一样,有关人口资料的完备程度不同,估算城市人口发展规模的方法不能强求一致,可以某种方法为主,辅以其它方法校核。

劳动平衡法

劳动平衡法是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城市规划中采用较多的一种方法。它主要是根据“按一定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基本原理,在社会经济发展计划及相互平衡的原则基础上,以社会经济发展计划的基本人口数和劳动构成比例的平衡关系来确定城市人口发展规模。

根据年龄构成的统计资料和一般劳动构成的分析和预测,被抚养人口的比例,远期可控制在42%~52%;服务人口的比例,可控制在17%~26%(大城市趋高,小城市趋低);基本人口的比例,可控制在27%~36%(大城市趋低,小城市趋高)。

劳动平衡法的基本思路是根据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经济的增长,确立新增基本人口数量,然后按基本人口占城市人口的比例,推算城市的总人口。这种方法在理论上是正确的,但实际工作中,由于资料获得的难度较大,计划实施的稳定性不足,统计的口径不一致等原因,目前已很少采用。

职工带眷系数法

该方法是对新建城市(区)中根据新建工业项目的职工数及带眷比情况而计算城市人口的方法。其公式为:

规划总人口数=带眷职工人数×(1+带眷系数)+单身职工

职工带眷比,指带有家属的职工总人数的比例。带眷系数,指每个带眷职工所带眷属的平均人数。这对于估算新建企业和小城镇人口的发展规模,以及确定住户形式都可提供依据。

递推法

递推法的核心是将城市发展分成若干阶段,根据城市发展不同阶段,影响人口因素的变化,分别确定有关的参数,逐段向前递推预测。其公式为:规划总人口数=现状人口数×(1+自然增长率+机械增长率)规划年限

这种方法虽然不及采用数学的相关因子回归分析法严密,但它将根据影响城市人口发展的主要因素,采取定性分析结合动态参数调整来预测,从而显得更为科学,同时计算也十分简单。

需要指出的是,无论采取何种方法来估算人口规模,其结果都是一个大概的控制性数字。同时,以上几种方法均是就城市人口本身的增长而言,实际城市人口规模的确定还应考虑城市的环境容量、用地发展门槛、最佳效益规模以及区域范围内的城市等级规模等问题。对流动人口规模的处理一般是按一折算系数与规划人口规模相加,在确定城市各项配置设施的规模和容量时留出余地。

规模影响

PRED协调发展

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 早在70年代初,国际社会就以协调人与自然界相互关系,优化生存环境,调控失调的地球表层为目标,提出了区域人口(Population)、资源(Resource)、环境(Environment)、发展(Development)问题的研究。区域PRED协调发展的核心思想有两点:一是系统的思想;二是协调的思想。只有真正做到了PRED协调发展,才能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城市是一种特定类型的区域,也应该把系统的思想和协调的思想贯穿到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去。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全新的发展观,反映了人们对人类与自然和环境关系认识的变化。尽管不同学科对可持续发展有不同的理解,但其本质的理解应是相同的,即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在地球生命支持系统允许范围内的发展,它要求人类控制自身数量的增加,并理智地选择经济发展方式,控制资源消耗数量和环境污染程度,并通过人类自身各方面的调整,达到在保持一定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质量条件下人类社会能够永续发展的目的。

特殊的地域类型

它本身具有鲜明的特征,即人口的高度聚集,高密度的人口导致了高密度的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在城市PRED大系统中,人口与资源和环境的矛盾十分突出。城市人口既是城市生态子系统的主体和主要消费者,又是城市经济子系统的主人和主要生产者。城市人口子系统的这种特殊地位,决定了其在城市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

超级大型城市

在中国,超大城市一般指人口规模大于200万以上的城市, 在这类城市中,巨大的人口压力与城市有限的资源和有限的环境自净能力形成尖锐矛盾,许多城市相继出现了资源短缺,尤其是水资源严重不足。全国600多个城市,有300个是缺水城市。以北京为例,由于人口规模的扩张直接导致了城市的扩大,从而引起一系列连带效应。诸如:住宅面积不断增大导致采暖季燃煤造成的SO[,2]污染逐年加剧;城市人口过于拥挤,造成交通堵塞;更加剧了汽车尾气排放量,使北京的NO[,X]含量始终居高不下。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北京成为世界十大污染城市之一。又如,由于城市逐年外延,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加之生活水平提高,致使北京水资源短缺更为严重,自70年代开始,北京的城市供水就一直是一个棘手的大问题。北京每天的垃圾产生量1986年仅有0.75万吨左右,到1997年则上升到1.3万吨左右,这期间人口增长了近200万。从北京郊区垃圾填埋场分布图看,几乎已包围了整个城市,且占用了大量优质农田。上述这些都说明人口规模的扩张已构成了对北京这一超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直接威胁,即一方面是城市人口规模的持续扩张及由此造成的对城市资源、环境的巨大压力,另一方面北京的资源供给和环境容量已呈临界状态,有些甚至已超负荷,形势十分严峻。如不尽快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人口规模,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将无法贯彻实施。

规模变化

(一)城市发展历程的简单回顾与前瞻 城市不是众多的人和物在地域空间上的简单叠加,而是一个以人为主体,以自然环境为依托,以经济活动为基础,社会联系极为紧密的有机整体,它有着自身的成长机制和运行规律。

1.前工业社会时期

前工业社会指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时期,这一时期是农业文明占主导地位的历史阶段。这一时期从经济特征看,城市主要是手工业生产的集中地和农产品的集散地,鉴于当时城市的经济功能和整个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为低下的状况,建立在自然经济和小农经济基础上的城市不可能获取大量的商品粮以养活城市人口,因此这一时期的城市绝大多数规模较小,数量也较少。

2.工业社会时期

产业革命引起了各方面深刻的变革,小规模的分散劳动为社会化的大规模集中劳动所替代,大机器生产的特点对城市规模的要求产生了巨大变化,出现了集聚经济效益规模经济效益。集聚经济效益是指由于劳动和资本等生产要素的集中所产生的高效益。规模经济效益是指适度的规模所产生的最佳经济效益,在微观经济学理论中它是指由于生产规模扩大而导致的长期平均成本下降的现象。 另一方面,工业社会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空前提高,大批农业剩余劳动力可转入工业生产,而且农产品的极大丰富也使城市规模扩大、城市数量大幅度上升成为可能,因此这一时期城市从数量上来说是一个迅速增加的阶段,从规模上来说,是一个迅速扩张的阶段。

3.后工业社会时期

后工业社会的显著特征就是第三产业逐渐成为经济活动的主要内容,这一阶段的城市,其主要经济功能已从大工业生产的集聚区转而成为第三产业中心,商贸、金融、房地产、信息等生产服务业在城市蓬勃兴起,而工业在城市经济中已逐渐退居次要地位。这一时期城市规模的扩张势头将有所减弱,甚至趋于停滞。

4.信息时代

信息革命对城市规模的冲击在一些发达国家已经显现,并逐渐扩散开来。在高度信息化和全面网络化的城市,信息传递不再受距离等条件的限制,许多生产服务业的业务联系可以通过现代化通讯网络实现,所以使得生产要素高度集聚所带来的“集聚效应”有所弱化,超级城市不再成为必要而走向裂解。在信息时代,城市中与信息密切相关的产业将成为城市经济的主导产业,城市将从工业制造中心、商贸中心逐步转为信息流通中心、信息管理中心和信息服务中心。

(二)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人口规模变化

在前述城市发展过程中尤其要关注两点,一是城市功能的变化;二是随城市功能的变化而引起的城市规模的变化。

工业社会城市人口规模较小,呈扩张趋势,但扩张速度较慢;进入工业社会后城市人口规模迅速扩张并达到较大规模;后工业社会城市人口规模仍然维持在较大数量级上,但增长势头基本趋于停滞;最终进入信息时代后,城市规模趋于减小。 上述过程的启示意义在于,城市人口规模与城市经济功能始终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城市人口规模应当与城市经济功能相适应,并随城市经济功能的变化而做相应调整。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