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亥党论

更新时间:2023-08-30 21:27

朝鲜政治史上,朋党政治的真正形成是从朝鲜宣祖大王统治时期(1567——1608)开始的。所谓的朋党政治,其核心人物,就是“崇儒排佛”的士林派。而这里的儒林分子,并不是真正以孔孟朱子之道教化人心,而是利用了儒家思想作为幌子,在朝廷里形成的一股政治势力。

简介

之前在绪论里,笔者已经说过,拥立朝鲜中宗登基的功臣派在1519年发动的“己卯士祸”中铲除了以赵光祖为首的士林派。当时的士林派,可以说是真心倡导儒家学说、爱国忠君的士林。但就是这样真正的士林派,却在政治斗争中根本不是功臣派的对手。也因此从“己卯士祸”到“灼鼠之变”的十年里,朝廷依然牢固地把持在功臣派手中。

相关事件

随着功臣派的沈贞派和世子派的金安老在朝廷里被铲除掉以后,朝廷的职位出现了大空挡。当时在朝廷中拥有极高地位的两位国舅尹任章敬王后之兄)和尹元衡文定王后之弟)叔侄,为了增加自己的势力,不得不拉拢士林派的力量,从而形成了“大尹派”和“小尹派”。得到外戚支持的士林派,通过在各地的“书院”慢慢培育新的人才。而“书院”本身从原先研究教育儒家学说的清明场所,逐渐堕落为腐败政治势力的聚集之处。

轶事典故

发生在1545年的“乙巳士祸”和“大尹派”下台的事件,让广大士林更了解到只有通过权势才能达到进入朝廷的目的。因此,越来越多的士林派投身到“小尹派”的麾下,出卖了儒家思想真正的精神。而从文定王后停止垂帘听政退居幕后开始,朝鲜明宗大王(1545——1567在位)扶植仁顺王后沈氏的外戚家门“青松沈氏”。而青松沈氏也在各地拉拢士林的力量,对抗以文定王后尹元衡为首的“坡平尹氏”的外戚势力。被青松沈氏扶植拉拢的前辈士林,日后就转变为西人党的势力。而被坡平尹氏利用拉拢的后辈士林,日后就转变为东人党的势力。像那些真正尊重儒家精神的士林,如尹殷辅和李彦迪等人却遭到了无情的排挤。

然而,文定王后尹元衡郑兰贞(尹元衡之妻)的专横导致了天下百姓一致的排斥和抵触,而扶植僧人普雨的势力也令他们麾下的士林派产生反感。1565年文定王后薨逝后,仁顺王后之弟沈义谦联合尹元衡的门客金孝元等人,发动政变将尹元衡赶下台,更以毒杀正室夫人的罪名通缉尹元衡之妻郑兰贞。当尹元衡夫妇被百姓乱棒打死于街头的同时,朝廷落到了以沈义谦和金孝元为首的两股士林派的手中。

史籍记载

1567年明宗薨逝后,他的侄子河城君被立为国王,是为“朝鲜宣祖”。明宗的王妃仁顺王后以王大妃的身份开始了垂帘听政。虽然她摄政的时间很短,但也足以给沈义谦培养足够的势力。这些政策引起了金孝元等另一股士林派强烈的不满。所以他们千方百计地阻止沈义谦一派的人进入朝廷的中枢。前辈与后辈两股士林派对峙的局面逐渐形成了,而真正促使这两大势力转变为东人党和西人党的政治事件,就是1575年的“乙亥党论”。

这里先来简单介绍一下金孝元沈义谦两人。金孝元,1532——1590,本贯善山,字仁伯,号省庵,著名学者曹植李滉的门人,曾为尹元衡的门客,1564年考中进士,在一年之内历任了兵曹佐郎、正言持平等官位,明宗薨逝后逐渐掌握了朝廷要职。沈义谦,1535——1587,本贯青松,字方叔,号巽庵、良庵、黄庵,明宗妃仁顺王后沈氏之弟,著名学者李滉的门人,1555年考中进士,在仁顺王后摄政期间逐渐掌握了朝廷要职,被授予“青阳君”的爵位。

暗斗

到了1575年,两派的暗斗终于发展到了公开的地步。兼任吏曹参议的沈义谦想给自己的弟弟沈忠谦一个吏曹铨郎的官位,而兼任吏曹正郎的人却是金孝元。沈义谦的目的很清楚,就是要通过沈忠谦的力量,夺取金孝元的官位,把后辈士林派的势力从拥有人事选拔权的吏曹当中给赶出去。金孝元也非常清楚,一旦批准了让沈忠谦出任吏曹铨郎,那以后就很难再把吏曹给掌控住,更难取得人事选拔的大权,所以他就以“外戚干政”的理由,拒绝批准沈忠谦出任吏曹铨郎。“乙亥党论”就此开始。

就为了这么一个看似很小官位,两股士林派为了各自的利益公开斗争了起来,终于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由于金孝元住在汉城东部、沈义谦住在汉城西部,因此各自以他们两人为中心,形成了东人党(岭南学派)和西人党(畿湖学派)。根据他们对吏曹铨郎这一官职的争夺来看,东人党认为,朝廷官位的任职必须通过选拔,而西人党认为,朝廷官位的任职可以通过上级官员的推荐。人事案,是东人党与西人党对立的首要矛盾。

思想对立

与此同时,朝鲜的两位大儒学家李滉李珥,因为对从中国传来的程朱理学的不同解释,发生了思想界的对立。李滉认为程朱理学的核心在于“主理说”,李珥则认为程朱理学的核心在于“主气说”。这个思想界的对立很快就被朝廷的朋党斗争利用。东人党支持“主理说”,而西人党则支持“主气说”。从人事之争很快发展到了思想之争,令朋党的影响力很快就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阶层。

党派

但对于重大朝廷政事来说,无论是东人党还是西人党,一时之间都无法为所欲为,这样就不能真正把对方给铲除掉。因此,两大党派需要在朝廷的其他高官间形成对立局面,拉拢他们成为两党骨干成员。不久,东人党共奉许晔为领袖,而西人党共奉朴淳为领袖。许晔,1517——1580,本贯阳川,字太辉,号草堂;朴淳,1523——1589,本贯忠州,字和叔,号思庵。他们两个与金孝元和沈义谦一样,都是当年打倒尹元衡的士林派的骨干成员,也保持着相冲突的政见。同时,许晔依靠着出使明朝的机会获取了宗主国的大力支持,在朝廷里担任司法机构的最高官职——大司宪;而朴淳也历任了左议政右议政领议政等朝廷最高官位。由于他们的加入,东人党和西人党的势力获得了空前的提高,进一步发展到了左右朝政的地步。

年幼的国王宣祖,根本无力去制止两大党派的朝廷争斗。朝政就这样因党派斗争而荒废,刚刚脱离坡平尹氏专政的朝鲜人民又迎来了党争这一无尽的伤痛。“乙亥党论”宣告了朝鲜两百多年的朋党政治时代的开始,也预示着朝鲜王朝逐渐走上了衰败之路。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