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长寿

更新时间:2024-08-27 15:08

马长寿(1907-1971),字松龄,山西省昔阳县西大街人。中国少数民族史研究专家。1924年,在太原进山中学学习。1929年,考入南京中央大学社会学系。1933年,毕业留校任助教,自修比较语言学体质人类学考古学民族调查方法等课程。1936年,在国民政府中央博物院助理研究员。赴川康、川青边境地区实地调查,发表《西南民族分类》和《钵教源流》等论文,并整理出《凉山罗夷考察报告》。成为研究藏族史和西藏宗教史不可多得的参考文献。1942年,辗转任教于东北大学金陵大学南京大学等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52年调复旦大学历史系任教授。1955年后调往西北大学,任西北民族史研究室主任。1956年春,组织人力、创造条件到陕西、甘肃、宁夏三省区调查清代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写出30万字的调查报告,供研究中国近代史和回族史的人员参考。1957年春,到四川凉山地区参加中央民族调查组四川分组在彝族地区的社会历史调查,将所搜集的资料部分收入他主持写成的《美姑县九口乡社会调查报告》中。1959年,参加云南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工作,写成《南诏国内的部族组成与奴隶制度》。全面论证南诏国内的部族组成问题和社会性质问题,受到国内外学术界关注。1960年,开始按计划编写中国民族史的系列读物,相继写成《北狄与匈奴》、《乌桓与鲜卑》、《氐与羌》等大型论著。“文化大革命”中被下放农村,仍奋笔疾书。1970年重返学校,已是肺癌晚期。1971年5月7日,病故于南京。

人物生平

马长寿幼年丧父,靠寡母和祖父抚养成人。1924年考入太原进山中学,1929年秋以优异成绩考入南京中央大学社会学系,专攻民族学专业,1933年毕业留校任助教,自学语言学、体质人类学、考古学、民族调查方法等课程,3年后转入中央博物院任助理研究员,专攻中国少数民族史,并数次亲往边地调查。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深入大、小凉山,探求彝族的历史和生活习尚。在开辟这一学科前进的道路上,他克服了长期以来统治阶级造成的民族隔阂和民族偏见等重大障碍。1942年,他离开博物院,先后在东北大学、金陵大学、南京大学等校任教授。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马长寿执教于浙江大学。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系调整,他任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开设《中国兄弟民族史》课程。其间,他依据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写出《论匈奴国家的奴隶制》等学术论文,发表在《历史研究》杂志上。他根据以往实地考察的资料,撰成《凉山罗夷考察报告》。以后又赴康川、川青边境地区考察,写出许多篇第一手考察报告和论文,成为中国研究西藏历史与宗教的重要参考文献。

1955年冬,马长寿调往西北大学历史系任教授,并筹建中国西北少数民族史研究室,他任主任,完成《突厥人和突厥汉国》一书,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第一部关于突厥史的专著。

1957年,马长寿参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后随民族事务委员会的中央民族调查组四川分组赴四川大凉山地区调查彝族社会史,所收集的资料部分刊载在由他主持写成的《美姑县九口乡社会调查报告》第五章中。

1959年,马长寿参加云南省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历史考察,并撰写《南诏国的部落组成与奴隶制度》一书。该书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以雄辩的历史依据和详实的考察资料否定了中外某些学者提出的南诏为泰族所建说,认为南诏国(738-937年)是中国境内形成的一个多部落、多民族的地方政权,是乌蛮(彝族)、白蛮(白族)等建立的割据一方的奴隶制政权,确认彝、白两族自古就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成员,他们的居住地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这本书的学术价值,不仅在国内,就是在国际上也是颇有影响的。

20世纪60年代,马长寿又相继撰写《北狄与匈奴》《乌桓与鲜卑》《氐与羌》《从碑铭所见前秦至隋初的关中部落》等书稿,同时他还致力于氐羌史与吐蕃史的研究。

1971年5月7日马长寿因肺癌病逝,其著述分别由中华书局、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主要著作除上文提到的外还有《康藏民族之分类体质种属及社会组织》《凉山罗夷的族谱》《嘉戎民族社会史》《钵教源流》《中国西南民族分类》《凉山罗夷考察》《彝族古代史初稿》《清代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调查资料》等。

1993年为纪念马长寿诞辰85周年,由王宗维编的《马长寿纪念文集》由西北大学出版社出版。《马长寿民族学论集》2003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是迄今为止最为系统反映其学术思想的代表作。作为中国著名的民族学家与民族史学家,马长寿的学术活动始终与边政问题密切相关。他特别强调民族学、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在边政实践中的地位与作用,并自觉地将学术研究与边政问题结合起来,以自己一生的学术实践活动为后人留下一笔宝贵的财富。他在中国民族学领域内,融中国史学优良传统和近现代西方社会科学精华为一体,发展成独具一体、自成体系的学派。在匈奴学、鲜卑学、突厥学、藏学等世界“显学”领域内,做了开创性的研究,取得当时所能获得的最高成就。凡是从事这方面研究的学者,都要参考他出版的一系列论著。

出版图书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