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乐县

更新时间:2024-08-08 11:57

静乐县,别称鹅城,隶属于山西省忻州市管辖,位于山西省晋西北黄土高原,忻州市西部、太原市西北。总面积2058平方千米,辖6镇6乡1个居民事务中心、207个行政村。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静乐县常住人口为119277人。2020年,静乐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7.2亿元,年均增长9.23%。

历史沿革

据考古发掘表明,境内早在旧石器时代已有人类活动。唐尧、夏、商均为冀州领域。

春秋属晋地,战国为赵地,秦属太原郡晋阳邑。

西汉高祖元年(前206)始置县,名汾阳,属并州太原郡。东汉末废汾阳入九原县,立秀容护军于此,为秀容地。三国属魏并州地太原郡。

西晋永嘉间置三堆县。北魏太平真君七年(327)三堆入平寇县,属肆州新兴郡。北齐置三堆戍,属肆州秀容郡。

隋开皇三年(583)移岢岚县治于三堆旧城,开皇十八年(598)改岢岚为汾源县,大业四年(608)改为静乐县,属河东楼烦郡。

唐初属河东道。武德四年(621)置管州领静乐县,开元二十九年(741)废州,以县属河东道岚州。龙纪元年(889)李克用于原楼烦表置宪州,领楼烦、玄(元)池、天池三县。

宋属河东路,太平兴国六年(981)废静乐县为静乐军,后又废军复县。咸平五年(1002)宪州治自楼烦迁于此。景德三年(1006),天池、玄(元)池二县并入静乐。熙宁三年(1070)宪州废,静乐隶岚州,十年(l077)又复置宪州,政和五年(1115)赐名为汾源郡。

金初置静乐郡。天德三年(1151)更名管州,为下刺史,统辖静乐县。光定三年(l219)升防御,隶河东北路。

元初置河北路都元帅府,至元初境属管州改隶岚州,后又复为管州。三年又并入岚州。后为受州,隶冀宁路。

明洪武二年(1369)罢州复置静乐县,属太原府。

清雍正二年(l724)改隶雁门道忻州。

民国属雁门道,19年(1930)裁道直属省管为三等县。抗日战争开始后属山西省二战区第二行政公署。民国30年(1941)属晋西北行政公署三专署。民国32年(1943)晋西北行政公署更名为晋绥边区行政公署后随属。民国34年(1945)9月,晋绥边区行署下设吕梁、雁门两专署,县南娄烦一带属吕梁专署,县北地区属雁门专署,翌年撤销此两专署,全县属边区行署六专署。民国38年(1949)2月,撤销晋绥边区行署,属陕甘宁边区政府晋西北行署六专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1958年属忻县专署,1959—1961年9月属晋北专署,l96l年10月后复属忻县专署。1983年忻县改为忻州,属忻州地区行政公署,2000年改称忻州市,静乐县属忻州市。

行政区划

静乐县辖6个镇、6个乡:鹅城镇杜家村镇康家会镇丰润镇、双路镇、段家寨乡辛村乡、王村镇、神峪沟乡娘子神乡娑婆乡赤泥洼乡。县政府驻鹅城镇。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静乐地处吕梁山脉管涔山南麓,黄土高原汾河上游,地形险要、环境优越、交通便利。西通吕梁,直达黄河,是太原忻州吕梁陕北的交通枢纽。北靠三关,一路北进,就是宁武关雁门关偏头关;东望忻州五台;南接古交太原;居高临下,俯瞰中原,一览无余。

静乐县位于山西省北部,忻州市西部,东经111度9分,北纬38度3分。总面积2058平方千米,县城距太原89千米,距忻州91千米,既在省城1小时经济圈内,又在北京400千米旅游圈中。

地貌

静乐县东、南、北三面环山,尤以东部山地较高,海拔在2000米以上。西部较低,与岚县合成一个小型盆地。境内诸山均属吕梁山脉。其主要山峰北部有大车山,东有万花山、巾字山,南部有高金寨山等,海拔除高金寨山1932米外,其余均在2000米以上。中部和西部为黄土丘陵区,地形较为破碎。

气候

静乐县气候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7.3℃。年均降水量470毫米,主要集中在7、8月份,占全年总降水的60%。年均负氧离子浓度为1426个/立方厘米。光热资源丰富,无霜期90~145天,全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864小时。5~9月为度假旅游的“特别适宜”期,3~4月和10~11月为度假旅游的“很适宜”期,1~2月及12月为旅游的“适宜”期,是休闲旅游避暑康养的胜地。

自然资源

水资源

静乐县境内以汾河、东碾河、鸣河为主的八大河不流网状分布,大小河流共2370余条,其中汾河纵贯县境40公里,引黄水经汾河向太原供水。全县水资源总量1.43亿立方为主,其中地表水量1.38亿立方米、地下水量0.89亿立方米(重复计算0.84亿立方米),人均占有水量900立方米,是全省人均水资源量的近两倍,总体上属晋西北典型的富水区域。

土地资源

静乐县有林地57万亩、天然草坡60万亩,基本农田61.46万亩,粮食作物主要有谷子、莜麦、山药、糜子、黍子、小麦、豆类、玉米、高梁等,经济作物主要有胡麻、菜籽。

矿产资源

静乐县初步探明的矿藏有煤、铁、锰、铝钒土、石英、大理石、钾长石等近20种,其中煤炭资源储量最大,含煤面积1300平方公里,可采储量60亿吨。铁、锰、铝钒土、大理石储量均在1亿吨以上,石英3亿立方米,钾长石5亿立方米。

人口民族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静乐县常住人口为119277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56846人相比,十年间减少了37569人,减幅23.95%,年平均增长率-2.70%。

全县共有家庭户[4]49029户,集体户1321户,家庭户人口为 113852人,集体户人口为5425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32人,比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51人 减少1.19 人。

全县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64395人,占53.99 %;女性人口为54882人,占46.01%。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17.33 ,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12.91相比上升了4.42。

政治

经济

综述

2020年,静乐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7.2亿元,年均增长9.23%;规上工业增加值达到8.7亿元,年均增长13.74%;固定资产投资达到38.7亿元,年均增长12.4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1.7亿元,年均增长6.6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3.1亿元,年均增长1.64%;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7万元和8806元,年均增长8.58%和11.38%。

农业

静乐县土地面积308万亩,其中耕地49万亩,林地37万亩,草地74万亩,尚可开发利用的宜林宜牧地141万亩。静乐是传统农业大县,截止2012年,全县粮食种植面积41.41万亩,粮食总产7800万斤,农业财政总投入为2016万元,农业生产总值3.7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9%,同比2011年增长17.6%,其中种植业1.73亿元、占46.2%,养殖业1.25亿元、占33.4%,林业0.65亿元、占17.4%。农民人均收入达到4022元。

静乐县于2010年新引进藜麦珍稀粮食品种,2013年达到10000亩的种植规模,成为世界第三大藜麦种麦植区,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誉为“中国藜麦之乡”。

工业

静乐县主要工业有采煤水泥、化肥、针织、机械加工、电机、农机修造、皮革制造等行业。已初步形成以煤炭、铝钒土为主体的采掘业,以水泥、砖瓦、预制件为主的建材业。截止2013年,静乐县统计数字国有工业固定总值3777万元。主要产品有煤、水泥、机砖、地毯、铝矾土熟料等。乡镇企业统计数字固定资产1790万元,年总产值3126万元。主要产品有青砖、石灰、铝钒土等。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止到2014年6月,静乐县共有中小学25所。

文化旅游

静乐县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文化遗存极为丰富。全县共有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单位236处,拥有古遗址128处、古墓葬37处、古建筑47处、石窟寺及石刻12处、近现代文物建筑12处。

静乐县乡村旅游发展势头良好,每逢周末和节假日来静乐县观光旅游、品土豆宴、购土特产的省城游客日益增多,2020年县接待游客已达60万人次,旅游消费创收达9000万元,带动2000余贫困人口实现稳定增收,实现了贫困户多渠道增收、多元化发展,加快了脱贫致富的步伐。

交通运输

公路

截至2012年,静乐县交通以公路运输为主,有途经临县碛口至忻州的干线公路省道忻黑线,和宁白线。通往太原的干线公路有太佳高速忻保高速将通车。此外还有矿区公路与简易公路多条,沟通着全县各乡镇和大部分村庄、矿点。干线公路有3条,即忻碛线公路、太宁线公路、忻保线公路,过境总长116千米。县级公路有3条,总长73千米。乡村公路总长87千米。共有20个乡镇通了公路,有403个村通汽车,占静乐县自然村总数的89.6%。

截至2013年底,静乐县通车里程达1077千米,县道112千米,乡道508千米,村道370千米,公路密度达53.千米/百平方千米;全县14个乡镇381个行政村,已实现了乡乡通油路;有356个行政村通公路,行政村通公路率达到93.4%;有200个行政村通水泥路,行政村通油路率达到52.5%;有362个行政村通客运班车,村通班车率达到95%;基本形成了以省、县道为主干线,辐身乡、村道的公路网络体系。全县有两个乡镇四级汽车站,农村客运班线19条,客车30辆,22个候车亭和201个招呼站牌,全年实现客运量152.7万人,客运周转量11360万人千米,货运量262.8万吨,货运周转量20322万吨千米。

铁路

截止2017年11月,静乐县县城距忻州89千米,距太原81千米,距北京400余千米,地处省城1小时经济圈内,太佳、忻保两条高速横贯县境,忻黑线、宁白线、康北线网络分布,宁静铁路已经投入运营,静静铁路开工建设,竣工通车后,南连太兴线,北与北同蒲线、朔黄线相连。榆襄铁路(陕西榆林—忻州定襄)规划建设,是太原、忻州和西北部县区联系的交通枢纽。

历史文化

文保单位

非物质文化遗产

风景名胜

静乐县拥有1处国家4A级旅游景区天柱山、1处汾河川国家湿地公园、3个乡村振兴示范村、5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5个“黄河人家”、1个产业基地、1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全县拥有天柱龙泉、神烟风洞、巾岩濑雨、文峰凌霄、悬钟神韵、显宇佛崖、太子灵蛇、千佛净居“静乐八景”,有国保单位2处,省保单位2处,市保单位9处,县保单位47处。2021年虽受疫情影响,全县接待游客仍达近60万人次,旅游消费创收达2092.7万元。

著名人物

荣誉称号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