闰土

更新时间:2023-12-13 20:08

闰土是鲁迅创作的短篇小说《故乡》中的人物。闰土是贫苦农民,童年时活泼、善良、真诚,因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统治阶层的压迫,成年后贫困潦倒,麻木、卑微、木讷。

人物外貌

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出自《故乡》)

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出自《故乡》)

人物经历

闰土因为五行缺土而被他父亲取名,少年时来“我”家管祭器,与少年的“我”相互结交,向“我”详细介绍了海边农村有趣的生活,比如雪天逮鸟雀、夏天在海边捡贝壳、晚上去看守瓜田的故事,带给“我”一种在城镇生活前所未有的新奇体验。中年后因为多子、饥荒、苛税等原因生活困难,再次与“我”见面已经产生了阶级的隔阂。

性格特点

少年闰土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孩子,富有表现力的少年。他的生命是有活力的,他的思想是自由的,他的心地也是善良的。跳动着的是一个活泼的生命。少年闰土较之少年的“我”更富于表现力,是一个有更多的新鲜生活和新鲜感受要表达的少年。少年的“我”的知识是从书本当中获得的,少年闰土的知识则是从大自然中,从自己的生活实感中获得的。他生活在大自然中,生活在自己的生活中,他比少年“我”更像一个语言艺术家。

但封建的礼法关系逐渐压抑了他的生命力。久而久之,他的思想干瘪了下去,他的感受力萎缩了下去,他的表现力衰弱了下去,他的精神一天天地麻木下去,中年闰土是一个人性扭曲、没有感受力、没有思想能力和表现能力的木偶人,性格变得麻木、卑微、木讷。闰土不再把“我”视为平等的、亲切的朋友了,他把“我”放在了自己无法企及的高高在上的地位。

人物原型

闰土的原型叫章运水(一说章闰水)(1879—1936),浙江会稽道墟杜浦村(今属绍兴上虞区)人。根据迷信说法,他五行缺水,于是便在“运”字后面加了一个“水”字。章运水比鲁迅大两岁,其父亲章福庆(1850—1903)是一位能工巧匠,家在上虞百官镇龙山以下至绍兴三江口的江段,俗称“前海”,也就是《故乡》中说的海边。这里多沙地,所以种些西瓜、棉花、杂粮。为谋生,章福庆还在绍兴新台门通向百草园的后门口找了三间小屋,开了一处竹篾作坊,制作或修补各种竹制品,还会用竹子制作乐器玩具。章福庆常到周家打工,比如秋后晒谷、舂米,俗称做“忙月”。

大约是1893年,鲁迅的曾祖母以79岁高龄去世,春节又赶上了周家各房的大祭祀。这种祭祀各家27年轮值一回,当年轮到了鲁迅家。从农历正月初一悬挂祖像,前后要忙整整18天。那时的祭器如铜烛台、锡果盘,价格都不菲,怕白日撞门的蟊贼偷走。章福庆便把他的儿子章运水叫来帮忙,主要是看守祭器。当时运水14岁,鲁迅12岁。鲁迅叫他“阿水”,他叫鲁迅“大阿官”,两人成了好朋友。章运水说起海边瓜地常被野兽糟蹋,周家正好有一支闲置的猎枪,就立即送给了他。此后周家跟章家经常走动:章家常给周家送一些土特产,周家也常送一些草灰让他们用船运回家做肥料。鲁迅在南京读书期间回乡度假,还跟章运水一起去游览过应天塔。

章运水生有四子二女,与小说中的闰土相似,幼子长生五岁夭折,长女阿杏26岁病故。章运水58岁那年突生背疮,无钱医治,溃烂致死。

人物评价

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陶长坤:闰土在肉体和精神上都凋萎了,虽未失农民勤劳、淳朴、憨厚的本性。闰土的辛苦麻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广大穷苦农民的写照。这一形象的塑造成功是对旧社会的有力控诉。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