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

更新时间:2024-08-26 10:06

葫芦(学名:Lagenariasiceraria(Molina)Standl.),是葫芦科葫芦属的攀援植物,又名匏(páo)、瓠(hù)。葫芦是一年生攀援草本;茎、枝具沟纹,被粘质长柔毛,老后渐脱落,变近无毛。叶柄长16-20厘米,有和茎枝一样的毛被,顶端有2腺体;叶片卵状心形或肾状卵形,长、宽均10-35厘米。雌雄同株,雌、雄花均单生。果实初为绿色,后变白色至带黄色,由于长期栽培,果形变异很大,因不同品种或变种而异,有的呈哑铃状,中间缢细,下部和上部膨大,上部大于下部,长数十厘米,有的仅长10厘米,有的呈扁球形、棒状或构状,成熟后果皮变木质。

植物学史

传说炎帝(神农)发明了农业,其种植的第一种植物就是葫芦。葫芦在中国古籍中最早称瓠、匏和壶,后来逐渐出现“壶卢”这个双音的名称。“壶”“卢”本来是两种盛酒和盛饭的器皿,因为葫芦的形状和用途与之相近,所以人们便将“壶”和“卢”合为一词,称作葫芦。到了唐朝这一名称开始流行起来。

学术界曾有人认为葫芦由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但20世纪的考古挖掘发现,新石器时代浙江河姆渡遗址中有葫芦种籽,距今已有7000余年历史。在湖北江陵、广西贵县罗伯湾、江苏连云港等地,均发现西汉时的葫芦种籽。由此可以说明,葫芦是中国固有的蔬菜种类。

形态特征

葫芦扁长方形或卵圆形,表面浅棕色或淡白色,较光滑,并有两面对称的四条深色花纹,花纹上密被淡黄色绒毛,一端平截或心形凹入,一端渐尖或钝尖。

、枝具沟纹,被粘质长柔毛,老后渐脱落,变近无毛。

叶柄纤细,长16-20厘米,有和茎枝一样的毛被,顶端有2腺体;叶片卵状心形或肾状卵形,长、宽均10-35厘米,不分裂或3-5裂,具5-7掌状脉,先端锐尖,边缘有不规则的齿,基部心形,弯缺开张,半圆形或近圆形,深1-3厘米,宽2-6厘米,两面均被微柔毛,叶背及脉上较密。卷须纤细,初时有微柔毛,后渐脱落,变光滑无毛。

雌雄同株,雌、雄花均单生。雄花花梗细,比叶柄稍长,花梗、花萼、花冠均被微柔毛;花萼筒漏斗状,长约2厘米,裂片披针形,长5毫米;花冠黄色,裂片皱波状,长3-4厘米,宽2-3厘米,先端微缺而顶端有小尖头,5脉;雄蕊3,花丝长3-4毫米,花药长8-10毫米,长圆形,药室折曲。

雌花花梗比叶柄稍短或近等长;花萼和花冠似雄花;花萼筒长2-3毫米;子房中间缢细,密生粘质长柔毛,花柱粗短,柱头3,膨大,2裂。

果实

果实初为绿色,后变白色至带黄色,由于长期栽培,果形变异很大,因不同品种或变种而异,有的呈亚铃状,中间缢细,下部和上部膨大,上部大于下部,长数十厘米,有的仅长10厘米(小葫芦),有的呈扁球形、棒状或构状,成熟后果皮变木质。

种子

种子白色,倒卵形或三角形,顶端截形或2齿裂,稀圆,长约20毫米。

分布范围

葫芦广泛栽培于世界热带到温带地区,在中国的大部分地区亦均有分布。

生长环境

葫芦适应性很强,一般的土壤均可生长,适宜在排水良好、肥沃、土层深厚、富含腐殖质的沙壤土中生长。常常生长在坡地、平原、田边、丘陵或者土路旁。

生长习性

葫芦喜好温暖湿润的气候,喜光,耐热,耐旱、忌涝,不耐寒。生长适温20℃~30℃,温度低于15℃便停止结果,10℃以下生长受阻,5℃以下出现冻害。葫芦因根系发达,入土较深,土层深厚、肥沃、保肥保水能力的区别对葫芦生长也有影响。

繁殖方式

自然繁殖

葫芦是异花授粉作物,自然条件下通过蜜蜂等昆虫进行授粉。

人工繁殖

人工繁殖采用种子繁殖,待葫芦成熟后,将果实剖开,取出种子晾干储存,备用播种。播种前一般先用温水浸泡种子,在其保持湿润的条件下进行催芽,一周左右出芽。

栽培技术

播种

葫芦一般于农历3~4月间直播于露地。宜于穴播,穴距60厘米,穴深20厘米,用土粪与蚕粪或牛粪混合做底肥,每穴下种1~2粒,坐水种。下种后注意覆盖、遮荫,并及时浇水。北方无霜期短的地区可提前于室内育苗,待气候转暖移植露地。

育苗

葫芦育苗一般在温室或阳畦中进行,采用营养钵(10cm×10cm)育苗法。苗床的准备:播种前在温室内做畦,阳畦要提前一周用塑料或玻璃框扣畦。要深翻床土,耙平踩实。用营养钵装土,整齐地摆放在苗床中。

移植管理

苗龄30~40天,幼苗长出4片真叶的时候,就可以将其移栽到地中定植了。这时候,要选择肥沃、向阳、排水良好的地方,施足基肥(为了土壤更好地吸收营养,施肥应在葫芦种植10日前进行),并适当进行深翻每株葫芦的苗间距应保持在50厘米左右,一定要浇足水,以利“返秧”。葫芦苗成活后,要及时施肥,每月在1~2次左右,同时应及时搭建棚架,以利攀爬。

整枝搭架

在植株甩蔓前,应及时插竹竿引蔓上架。主架可以用铁管或粗竹竿搭建,细竹竿要固定在主架上,便于引蔓和支撑果实。主蔓长到200cm左右时摘心,促侧蔓抽生,侧蔓见果后留2片叶摘心(小型瓢可选留2~3个幼果)。随植株上架要及时绑蔓,绑蔓时可将无效侧枝及枯黄老叶剪掉,以改善植株内部通风透光条件。

田间管理

为防止夏季干旱、除草等人工作业给根部带来的损害,应覆盖地膜,这样有利于早期地温的提高,抑制杂草的生长。

肥水管理

葫芦开花前期一般不浇水施肥,追肥过早,容易使藤蔓生长过旺,不利于坐果。坐果后,要及时追肥浇水,此后在整个坐果期根据苗情适时进行肥水管理,防止葫芦出现裂缝和大裂纹,暴雨后要及时排水。追肥的方法是在地膜上挖一些小洞口,将液肥以1∶200的比例稀释后浇灌,也可以结合浇水随水根施,要薄肥勤施。

病虫防治

葫芦主要的病虫害有白粉病、病毒病、蚜虫和白粉虱等,在防治病虫害方面应该以预防为主。

农业防治:要防止大水浇灌和长时间的雨淋,视长势加强肥水管理,三伏天防烈日暴晒,前期发现病毒病植株要及早拔除。

化学防治:可用粉必清喷雾或粉锈宁600倍液喷施防治白粉病,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用病毒A或用抗毒剂1号防治病毒病;用乐果乳油喷雾防治蚜虫和白粉虱。

采收果实

葫芦成熟标志是表皮的颜色由绿变白;绒毛脱落;葫芦壳的木质变硬;葫芦秧变得枯黄。9月份葫芦长成近似白色、变硬,表皮上无毛,比较沉的时候就可以采摘。如果藤蔓枯黄的话,葫芦就有可能掉下来砸坏。采下来后还要后熟、去皮、风干。小型瓢的品种在7月中下旬前授粉9月中下旬采收的葫芦,收获后就可以去皮(用竹片刮)在阴凉处风干即可。

主要变种

主要价值

药用价值

据《中华本草》记载葫芦具有药用价值,其功能主治:“利水,消肿,通淋,散结。主治水肿,腹水,黄疸,消渴,淋病,痈肿。”

营养价值

葫芦的嫩果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C、维生素B、胡萝卜素和少量的钙、磷等。其种子含蛋白质、脂肪、糖等,常吃葫芦能增强免疫力,提高机体抗病毒能力。

观赏价值

葫芦茎叶碧绿,果形优美,配植小庭园的花架、篱栅,极其清新自然,有浓厚的乡土气息,成熟果实摆放室内、案头,别具一格。康熙皇帝曾将瓠器工艺品送给俄国彼得大帝,俄国作为稀世之宝存放皇宫中。

研究价值

葫芦中含有丰富的类黄酮、萜类、精油、酚酸、酚酸苷类、维生素、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纤维素、必需氨基酸和矿物质等。该植物主要成分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利尿活性、镇痛活性和抗抑郁活性等。对葫芦中化学成分的生物活性及医学用途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这决定了葫芦成为医用生物研究的重要候选物种。

相关文化

神话传说

傣族关于葫芦的神话有三种:一,人是从葫芦中出来的。在荒远的古代,地上什么也没有。天神见了,就让一头母牛和一只鹞子到地上来。这头母牛本来已在天上活了十几万年,可是到地上后,只活了三年,生下了三个蛋就死了。鹞子就来孵这三个蛋,结果,其中的一个蛋孵出了一个葫芦,人就是从这个葫芦中生出来的。二,葫芦既是人类始祖,又是洪水泛滥时人类的避水工具。洪水滔天时,洪水从远方冲来了一个大葫芦。后来,从这个大葫芦里走出了八个男人。一个仙女又让其中的四人变成了女子,与另外的四个男人结为了夫妻。三,各种有生命的动、植物出自葫芦。叭英开创天地以后,地上除了从远方飞来的一只诺列领(滴水鸟)外,什么也没有。叭英见了,就用身上的污垢捏成布桑戛西男神和雅桑戛赛女神让他俩到地上去创造万物。临走时,叭英给他俩带走一个仙葫芦,并说“一切活的生命全都在葫芦里面”。布桑戛西和雅桑戛赛来到大地之后,破开仙葫芦一看,只见里边有数不清的活的东西在跳动。他俩便把葫芦里的东西撒向大地。霎时,大地上出现了花草树木、飞禽走兽,以及各种昆虫鱼虾,分别生活在陆地和水里,高山和平坝。从此,大地上就有了动、植物。

民间习俗

福建部分地方,端午有“剪彩葫芦”的习俗,各家用彩纸剪成葫芦状,倒贴于门,寓意“毒气倒出之意”、“午后取而弃之”,这是表达避灾愿望的风俗。在客家地区还流传着将柳枝扎成葫芦,外糊红纸,悬于门上的习俗。相传这种风俗起源于唐末农民起义,有避凶消灾之意。

制作工艺

古时候就有葫芦上刻山墨而成的精美的传统工艺品。兰州民间很早就有雕刻葫芦的习俗。“刻葫芦”大者似拳,小者如蛋,外形椭圆,皮质细腻,色泽黄白,光洁滑润,用刻、铲、刮、磨等手法来表现中国画的技艺,从而仿刻出历代名家的泼墨、写意山水风格,以及徐悲鸿、齐白石的画风笔意。雕技娴熟、刻工精细、线条滑润、远近、明暗、浓淡等效果明显,刻像栩栩如生。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