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塔喇·英俄尔岱

更新时间:2024-04-25 15:07

他塔喇·英俄尔岱(1596年—1648年2月24日),满洲正白旗人,清朝名将。英俄尔岱世居扎库木(今辽宁抚顺东南)。

人物生平

早期参将

英俄尔岱是满洲正白旗人,世居扎库木(今辽宁抚顺东南)。他的祖父岱图库哈理归顺努尔哈赤后,隶属于正白旗,“系内牛录”。

天命四年(1619年),英俄尔岱随努尔哈赤攻打开原,在战场上斩明将、蒙古族勇士阿布尔。天命六年(1621年),在后金进攻辽、沈的战役中,他因功先升游击,后擢二等参将。同年十二月,英俄尔岱因事由参将降为备御。

天命八年(1623年),他积功由备御进升三等游击。天命十年(1625年),他又因功复升三等参将,并准免一次死罪。天聪年间,英俄尔岱正年富力强,才具优长,被委任政治、军事等多方面的工作。

天聪元年(1627年),朝鲜王朝与后金结为“兄弟之盟”。同年五月,英俄尔岱随副将刘兴祚出使朝鲜,继军事之后执行修补关系的使命。他协助刘兴祚护送朝鲜王弟李觉归国,递交皇太极关于要求朝鲜国王李倧履行“盟誓”的国书。他们都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十二月,皇太极为了摆脱明朝的经济封锁,解决粮食和其他物资缺乏的困难,派英俄尔岱去朝鲜谈判进行贸易。经过艰苦的努力,英俄尔岱与朝鲜方面达成了边境互市的协议。协议规定:朝鲜方面拟筹米三千石,以二千石相送,一千石发卖边市;其他物资则“许民往边上交市,以通有无”。此后五年,即从天聪二年(1628年)至六年(1632年)间,英俄尔岱作为后金的“监市官”,奔波于沈阳与朝鲜之间,为解决后金急需物资的供应,作出了贡献。

随军入塞

天聪三年(1629年)十月,皇太极亲统大军取道蒙古突袭北京,英俄尔岱从征。十月下旬,后金军进入塞内,以破竹之势,连克石门驿等十城。十一月四日,后金兵攻克明重镇遵化后,主力继续前进,英俄尔岱留守遵化城。英俄尔岱加强战守,并乘势招降滦阳营。不久,遵化形势恶化。

天聪四年(1630年)四月,明蓟辽总督张凤翼、顺天巡抚谢如兰等统兵夜攻遵化,“四面夹击”,石门驿等十一城也“俱叛”。这时遵化城中后金守军仅八百,且大半是“伤残兵卒”。英俄尔岱顽强据守,以少击众,三战逼退明兵,毙明马兵百人、步兵千余人。随后,他又展开政治攻势,派人去所叛十一城说降,其中罗文峪等五城再度置于他的控制之下。

出使朝鲜

天聪五年(1631年)正月,皇太极与朝鲜国王李倧的“兄弟关系”出现紧张。朝鲜国王李倧的使臣朴兰英受命到后金送春季贡物,皇太极嫌贡品不足,认为是李倧有意冷落自己,拒绝接收。但他照旧拿出人参等作为回礼,派英俄尔岱等送至朴兰英下榻的馆舍。朴兰英据理力争,认为既不接受朝方的贡物,自己也不能领受后金的赠送。英俄尔岱指出,不接受贡物是因为朝方违背誓言,贡额逐渐减少。朴兰英毫不相让,说后金的回礼也同样减少了。这时,英俄尔岱十分生气,但外表仍然平静地承认,如果双方友好,互相馈送,则对方的话诚然有理。他接着话锋一转,力数朝鲜帮助明朝遏制后金,以及后金如何对待朝鲜的“大思大义”。他条分缕析,说得朴兰英无言以对。

天聪五年(1631年)三月,英俄尔岱出使朝鲜,继续交涉双边关系并兼及春季贸易。这期间,有满洲逃人三百八十五人,乘船逃入朝鲜。英俄尔岱知道后,立即派人拘留,送归沈阳。七月,皇太极定官制,设立六部,英俄尔岱升任户部承政。从此,他挑起了总理后金钱粮的重任。天聪六年(1632年)四月,皇太极统满蒙大军远征察哈尔。六月,远征军粮食缺乏,英俄尔岱“自沈阳运粮来迎”。

此后,英俄尔岱多次去朝鲜,要求朝鲜提供粮食和进行贸易。天聪七年(1633年)四月,他去朝鲜谈判,要求朝鲜接济后金驻邻近朝鲜边境士兵的粮食。六月,他再次赴朝交涉。同时,他还率领八旗贸易人员八十人,携人参九百斤到朝鲜贸易。出于英俄尔岱充分发挥了长于周旋的本领,他不仅受到朝鲜方面的热情款待,“恭谨更加于前”,而且谈判获得了完满成果,朝鲜王李倧答应发粟接济,从而解决了边境士兵的粮食问题。八月,英俄尔岱风尘仆仆返回沈阳,九月,又旋风般地带领贸易人员去朝鲜参加秋季贸易。

十一月,朝鲜决定取缔会宁通市,皇太极又派遣英俄尔岱赴朝鲜交涉。这是他一年之中第五次出使朝鲜。由于这次是棘手的谈判,皇太极特予英俄尔岱全权代表的身份.他在给朝鲜国王李倧的信中说:特“遣英俄尔岱达意,诸凡议论,悉令英俄尔岱口传”。英俄尔岱的勤奋及出色的外交才能,赢得了皇太极的信任。

天聪八年(1634年)三月,英俄尔岱又率马福塔等人到朝鲜互市。通过不间断的贸易,后金从朝鲜获得了大量的青布、蟒缎、大缎、天青缎、闪缎、硼砂、水银等货物,不仅满足了后金统治者的消费,而且还将所得货物,转手“与蒙古易其马匹”,用来武装后金的骑兵。这是英俄尔岱对后金的军队建设的重大贡献。因此,这年五月,英俄尔岱晋升一等甲喇章京

同月,英俄尔岱随皇太极远征明宣府大同。这次军事行动的目的之一,是侦察和收编察哈尔余部。六月,后金军西经蒙古,英俄尔岱、觉罗布尔吉率兵二千侦察前进。途中,英俄尔岱等与察哈尔布额图部众相遇,英俄尔岱杀壮丁二百余人,获妇女、孩童一百四十人,以及驼、马、牛、驴、羊计六百余头,受到皇太极的嘉奖。接着,后金铁骑越塞而入,席卷宣府、大同,前锋直逼五台山麓,蹂躏五十余日。闰八月,英俄尔岱随大军饱掠东归。途中,察哈尔余部纷纷请降。英俄尔岱携带名册报知留守贝勒,协助筹备安置事宜。

改革旧制

天聪八年(1634年)九月,皇太极决定整顿旗制,改革俘获人畜由八家均分的旧制。英俄尔岱携带皇太极的上谕,召集代善等诸贝勒会议。在英俄尔岱的精心组织下,会议终于达成了—致协议,决定三十牛录为一旗,超出三十牛录之外者即行裁去;新俘获的人畜,不必八份均分,一律拨补旗分中不足者。这是皇太极继废除与三大贝勒共理国政的制度以后,又一项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对满族和后金政权的迅速封建化产生了积极影响。此后,皇太极对英俄尔岱也更加倚重了。十一月,英俄尔岱被提升三等梅勒章京。

天聪九年(1635年)正月,皇太极免功臣徭役,英俄尔岱“因勤于职事,著有成劳”,受到分赐壮丁五十名的奖赏。

随征入朝

天聪十年(1636年)二月,皇太极加紧筹备称帝建国。在他的授意下,满洲八和硕贝勒、十七固山大臣及蒙古四十九贝勒联名致书朝鲜国王李倧,要求李倧派代表同他们一起,劝皇太极上“皇帝”尊号。英俄尔岱携带这封劝进的联名信,率领大批人员出使朝鲜。但是,这时朝鲜的形势已经发生逆转,主战派重新得势,“斩虏使,焚虏书,以明大义”的呼声很高。英俄尔岱等一到王京汉阳,就被监视起来,馆舍周围布满了张弓挟矢的士兵,昼夜防守,气氛十分紧张。英俄尔岱请见国王,“竟不接见”;交联名信,“亦不纳”。这种形势使英俄尔岱一行陷入困境。英俄尔岱被迫断然决定率领全体人员,“夺民马匹,突门而出”,扬鞭策马,不辞而别。李倧怕引出麻烦,立即派人追上他们,将朝鲜的回信交给英俄尔岱。同时,李倧还下达三份命令,拟交边臣加强战守。英俄尔岱乘其不备“并夺之”。返途中,他们又遇明皮岛兵拦击,英俄尔岱挥众冲击,夺路而回。

崇德元年(1636年)十二月,皇太极发动了第二次进攻朝鲜的战争,同时,积极开展政治攻势。英俄尔岱参与了皇太极与李倧和谈的全过程。在二十八天的艰苦谈判中,英俄尔岱在两军阵前往返奔走,倾心效命。由于皇太极有军事优势作后盾,再加上英俄尔岱等人从中周旋,终于使谈判取得成功,达到了使朝鲜和明朝脱离关系的预期目的。清朝与朝鲜和解,李倧深感英俄尔岱“往来通达之恩”,特赠白银二千两作为酬谢。英俄尔岱把白银全部上交。

整理部务

鉴于粮食缺乏、农事废弛的现象严重,祟德二年(1637年)二月,皇太极接连诏谕户部,一是要求户部立即布告藏谷之家,将积粮发卖,不准乘时射利;二是传令各属,不违农时,筹备春播。英俄尔岱立即投入了平抑谷价、组织春耕的工作。他又充分利用战争间隙,展疆拓土,积极贯彻皇太极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的指示。崇德三年(1638年)四月,他率领属员,在凤凰城、盖州、熊岳等处,一次就扩展旧界达数百里。崇德六年(1641年),他又带人到辽河以西“丈量地亩”,规划恢复生产。他对重振辽东农业经济、积极解决清军民吃饭穿衣问题,是有贡献的。

崇德二年三月,英俄尔岱升议政大臣,崇德四年(1639年)八月,任正白旗固山额真,仍兼部务,并继续活动在外交、军事、政务等重要领域,处理重大事件。崇德五年(1640年)十月,他率领礼部、刑部大臣等到朝鲜,询问国王李倧及其有关大臣的所谓“私与明国往来”的问题;崇德六年(1641年)三月,他审理多尔衮、豪格等兵围锦州时“遣兵归家及离城远驻”一案;六月,他又察议济尔哈朗围困锦州时一切功罪;崇德七年(1642年)十月,他审理朝鲜阁臣崔鸣吉、兵使林庆业“潜通明国”一案。在上述活动中,英俄尔岱忠实地贯彻了皇太极的旨意。他通过对朝鲜亲明派的打击,达到了孤立明朝的政治目的;在同内部诸王、贝勒、大臣违犯法纪的斗争中秉公执法,对加强和巩固皇权起了有益的作用。

参战松锦

崇德六年(1641年)八月,英俄尔岱参加了松山之战。这年七月,明蓟辽总督洪承畴统十三万明军驰援被清军长期围困的锦州。多尔衮与明军接战,结果“不利而退,清人兵马死伤甚多”。

八月初八日,英俄尔岱奉命率军增援多尔衮。十九日皇太极亲临前线指挥。战役之初,皇太极想迅速与洪承畴决战,根据这一意图,他拟调英俄尔岱等部驻高桥,英俄尔岱认为这一方案不安。他与多尔衮、豪格等一起向皇太极陈述:“明兵甚多……如再速战,恐力不及。皇上今屯营高桥,倘敌兵为我所迫,约锦州、松山兵内外夹攻,协力死战,万一有失,为之奈何?”皇太极接受了他们的意见,采用“环松山而营”,“以待食尽”的战术。最后经过长期围困和激烈搏斗,洪承畴兵败被俘,塔山、杏山、锦州相继被清军占领。在这次清军取得决定性胜利的战斗中,英俄尔岱冲锋挫锐,“在事有功”。大军入山海关时,英俄尔岱率领本旗击败流贼马步兵二十万人。

入关理政

英俄尔岱因自己的赤诚和功绩而深得皇太极器重,受到特殊礼遇。崇德八年(1643年)七月,皇太极对英俄尔岱属下“一百人俱准自行采参”,所准人数在全部功臣名单中,名列第二。十二月,英俄尔岱由三等梅勒章京超升三等昂邦章京。这年改户部承政为尚书,英俄尔岱任户部尚书。

顺治元年(1644年)清军入关后,百废待兴。当时战争激烈,饷需急迫,户部拮据竭蹙。英俄尔岱主持户部,多方应付,想见其煞费筹谋的种种困难。他协助摄政王多尔衮,为镇压全国反清势力的反抗,恢复和发展经济,安定社会秩序,建立和巩固清朝对全国的统治,用尽了苦心。

顺治元年(1644年)七月,英俄尔岱奉多尔衮之命,推行“劝农桑以植根本,抚逃亡以实户口”的恢复社会生产的政策。八月,英俄尔岱组织力量对鳏寡孤独,一切困苦无告者,“量给赡养”。鉴于战争之后,地荒丁亡,财尽民穷的状况,英俄尔岱投入人力,重新汇造户口,计算地丁钱粮,并执行所谓免除三饷(辽饷、剿饷、练饷)、按万历《会计录》原额征收地亩钱粮的政策。

顺治二年(1645年)二月,英俄尔岱奉命制止满族贵族在市上“短少价值,强逼多头”的违法现象。他布告百姓,准许上告。四月,他又在京城内外张贴布告,禁止满洲贵族强逼民人“投充为奴”,规定各属将“受逼之人释放”。这些措施当然谈不上在多大程度上得到实际执行,但却是适应入关之初缓和人民抵抗、巩固清朝统治的需要而采取的。

顺治五年(1648年)二月丁卯,英俄尔岱逝世,享年五十三岁。英俄尔岱去世的当晚,睿亲王便趁夜亲自到英俄尔岱的府中慰问,面对棺椁,失声恸哭。

主要影响

经济

天聪五年(1631年)太宗初设六部,任命英俄尔岱为户部承政。崇德八年(1643年)十二月,改户部承政为户部尚书,英俄尔岱随即成为大清国第一位户部尚书,直至顺治五年(1648年)英俄尔岱逝世,其先后主政户部长达十七年。尽管其中也几次被免职,但是因为供职多年,熟悉部务,每次免职后又很快官复原职。根据清初相关文献的记载,英俄尔岱主政户部期间,处理部务之事主要集中于人丁管理、田亩分配、钱粮管理等方面。

首先,在人丁管理方面,天聪八年(1634年)闰八月,太宗率后金军征察哈尔,达雅齐塔布囊派遣卫征携带察哈尔来归将官的名册至太宗营中,太宗于是派遣英俄尔岱协同户部启心郎布丹及吏部启心郎索尼,率领每旗三人,将名册进行整理后,汇报于留守盛京的贝勒,以便后金能够预备出充足的粮食来迎接察哈尔降众。同年九月,太宗以季思哈等人征瓦尔喀时俘获的人口未经分拨为由,派遣英俄尔岱会同龙什、穆成格,与大贝勒代善及诸贝勒等召开会议。在会上,英俄尔岱谨遵太宗旨意,向各贝勒提出,废除以往将俘获人口八家均分之例,改将新俘获之人分给壮丁不足之旗,并指出将每旗三十牛录作为定制,在英俄尔岱等人的努力下,代善等诸贝勒终于同意了太宗的提议,此次会议的成功召开,是太宗改革旗制的重要一步,太宗的君权也因此得到了加强。

其次,在田亩分配方面,崇德年间,历经多次战争后,清统治地区土地荒废严重,粮食匮乏。为了保证接下来能与明军继续作战,太宗急需对辽东地区的经济进行恢复和发展,特别是恢复农耕。身为户部承政的英俄尔岱便肩负起恢复发展农业生产的重任。要想恢复农事,首先必须有足够的耕地,于是英俄尔岱便不辞辛苦率领户部官员利用战争间歇期,到各地去扩充疆界和丈量土地。崇德三年(1638年)四月,英俄尔岱向太宗禀告了其与马福塔等人前往凤凰城、碱厂、揽盘等地扩充疆界一事,“自凤凰城至碱厂,自揽盘至凤凰城,新辟边界,较旧界各扩出五十里。此二百里应用钉桩绳索,恐凤凰城应用不敷,令沿边四城均力协济。又开盖州至熊耀,新辟边界八十七里,较旧界扩出四十八里,其钉桩绳索,令两城人均办。”崇德六年(1641年)英俄尔岱奉太宗之命,率户部官员到辽河以西去丈量土地,指导百姓恢复农业生产。清军入关后,百废待兴,恢复发展生产,安抚贫民,重新建立赋税制度成为当务之急。为完成此项任务,英俄尔岱组织部员制定了劝课农桑,安抚逃亡民户的政策,对贫苦之人酌情赡养,又组织人员重新汇编户口、丈量土地、核定地丁钱粮、并且免去明朝的三饷,同时禁止满洲人强迫汉人为奴。出于清初稳定政权的需要,英俄尔岱也制定了一些保护满洲人利益而限制汉人的政策。例如,圈地和禁止民间私自买卖马骡、甲胄、弓矢、刀枪、火炮、鸟枪等物。

第三,在钱粮管理方面,天聪六年(1632年)六月十二日,后金遭遇水灾,庄稼被水淹没颇多,粮食不足。此时太宗正待出兵察哈尔,军粮亦显匮乏,正当大军自辽阳起行时,“英俄尔岱等自沈阳运粮来迎”。这便显现出英俄尔岱在危急关头亦能保证国家物资供应充足的能力。崇德元年(1636年)十月,英俄尔岱针对此时满洲贵族囤积粮食、抬高物价的情况,奉太宗之命,将群臣集于大政殿,向他们传达了太宗的命令:“今当各计尔等家口足用外,其余粮即往市粜卖,恐有粮之家拒不粜卖,先令尔八家各出粮百石于市中发卖。”在太宗的支持下,英俄尔岱成功地完成了平抑物价的任务。

外交

朝金兄弟之盟时期

清太宗天聪元年(朝鲜仁祖五年,1627年)正月,皇太极进军朝鲜,直捣朝鲜国都。在都城失守、反击无力的情况下,朝鲜与后金签订了“兄弟之盟”。同年五月,太宗为了表示对朝鲜的友好,派刘兴祚和英俄尔岱护送李觉回国,同时还赐给朝鲜国王一些贵重礼物。这是两国建交以后后金首次遣使朝鲜,也是英俄尔岱首次参与处理朝鲜事务。此次出使,两位使臣很好地完成了任务,第一,通过接见姜弘立和朴兰英,较为充分地了解朝鲜的情况(姜弘立在萨尔浒之战中投降后金,朴兰英是朝鲜与后金往来最为频繁的使者,后金对此二人较为熟知);第二,达到了使朝鲜以上国的礼仪接待后金的目的,彰显了后金国的地位;第三,柔中有刚的谈判技巧,既表达后金待朝鲜的诚意,又使朝鲜难以回避后金的要求,巧妙地为后金赢得利益。

这一时期,后金遭到明朝的经济封锁而陷人困境,因此希望从朝鲜获得实质性的经济利益,为缓解封锁带来的压力。天聪元年十二月,英俄尔岱受皇太极之命,以参将身份前往朝鲜商议开市。针对后金的互市贸易要求,朝鲜提出后金刷还被掳人作为交换条件。但是,英俄尔岱不在人口问题上与之争辩,而是进一步提出开市的具体日期和民间贸米之数等问题。谈判结果是,朝鲜依从英俄尔岱的提议,翌年开市,并且同意朝鲜方面提供三千石米,其中“以二千石为赠遗,一千石为商品,于中江交易之”。英俄尔岱此行,不仅解决了后金热切期待的开市问题,还带来大量后金紧缺的药材,以及其他商品。开市协议达成后,英俄尔岱作为后金的“监市官”,不断奔走于后金与朝鲜之间,就诸多细节,即开市的时间、次数、地点,物品的供应种类,开市期间监市官的日常供给等问题,与朝鲜方面展开无数次交锋。

同时,英俄尔岱在出使朝鲜时,与其他使者不同之处在于,不是简单地执行使命、递交国书、就事论事、获取成果、捞取一些私人好处后归国交差,而是多方了解朝鲜的政治动态,努力使之向着有利于后金的方向转化。

朝清宗藩关系时期

清太宗崇德元年(朝鲜仁祖十四年,1636年),清朝对朝鲜发动第二次战争,将朝鲜仁祖困在南汉山城。翌年正月初二日,英俄尔岱将清太宗的招降书递给洪瑞凤,两国开始讨论议和之事。在此期间,主要由英俄尔岱负责传递国书等具体的交涉事宜,频繁地与朝鲜君臣接触。朝鲜方面认识到英俄尔岱的重要作用,于是“龙、马两胡,亦各赠三千两”,对负责两国间交涉的英俄尔岱等人进行贿赂。因此事涉及到朝鲜能否履行清朝提出的议和条件的问题,英俄尔岱自然不敢大意,及时向清太宗汇报了情况。后来清太宗向朝鲜宣谕时,特地提到朝鲜贿赂英俄尔岱等人的事,强调“欲著忠诚,全在小心、正直,恪守典常,匪由通贿。今两国一家,猜疑尽释。此后倘有贪婪之辈,越理私索者,不惟不可与王知之,即当奏闻。若知此等贪劣之人而不与奏闻,亦非理也。”警告朝鲜不要企图通过贿赂清朝使臣影响两国既定条款的执行。正月二十八日,朝鲜投降,并接受了清朝提出的约条。正月三十日,朝鲜仁祖在英俄尔岱的引导下,在三田渡受降坛行三拜九叩头礼,清与朝鲜正式确立了宗藩关系。

在第二次战争期间,英俄尔岱负责对朝鲜交涉,中规中矩,在朝鲜行贿等事宜上,赢得了皇太极的信任。清与朝鲜确立宗藩关系以后,继续由英俄尔岱负责朝鲜事务,朝鲜称:“龙、马两将,盖皇帝信任之人,而诸臣亦无出其右者矣。”此后的对朝鲜交涉事宜主要是督促朝鲜履行既定的约条内容,英俄尔岱通过不断对朝鲜施加压力,促使其尽快完成所定事项。

历史评价

皇太极:(英俄尔岱)“能尽心部务,办事明决,朕实嘉之。其余各部大臣,不如彼之尽心办事者甚多。

鄂尔泰:生平奉职精勤,任事敏断,人咸称之。履贵不骄,诚实和易,部事无大小悉委任焉。

《清史稿》:英俄尔岱领户部,调兵食最久,见褒於太宗。

人际关系

祖父:岱涂库哈理。

史料索引

《清史稿·卷二百二十八·列传十五》

艺术形象

韩国2017年电影《南汉山城》许成泰饰英俄尔岱(龙骨大)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