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濡目染

更新时间:2024-07-22 20:38

耳濡目染(拼音:ěr rú mù rǎn)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唐·韩愈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铭》。

成语出处

唐·韩愈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铭》:“目擩耳染,不学以能。”

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耳濡目染”。

成语典故

韩愈,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唐代中期官员,官至吏部侍郎。是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

在《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铭》中,韩愈简述了房启的一生和为人,房启,字某,河南人。曾祖父房融,祖父房琯,父子相继任宰相。父亲房乘,官至秘书少监,死后赠太子詹事,房启从小就受到仕族的熏陶,一言一行,都严守典训。他有良好的家庭教养,因为耳经常听到、眼经常看到为官之道,所以他没有经过专门学习、训练,也能做好官职之内的事。房启一开始是任凤翔府参军,当时年纪很轻,老百姓和官吏们看见他,都说:“不愧是房太尉的子孙啊!”没有人敢拿事来捉弄他转任同州澄城县丞后,房公更加注重自身的修养,举止得体,同僚们都很震惊,非常佩服他。房启在政治上附王叔文,因而由容州刺史贬为虔州长史,死于元和七年。

成语寓意

房启从小就受到仕族的熏陶,并没有经过专门学习、训练,却也能够做好官职分内的事,可见环境对人的重要性。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力是不容忽视的,一个人在环境中耳濡目染,这种影响往往是无形的,因此对于环境的选择及所接触的人就不能不慎重。每个人的道德修养既取决于个人自身的一言一行,又必然与所处的外界环境有着紧密的关系。与有仁义道德的人相处在一起,耳濡目染,自然也会受到仁德者的影响;反之,就不太可能养成仁德的情操,甚至会受到不好的负面影响。所以每个人都应该重视个人居住的环境,重视对周围朋友的选择。

成语运用

“耳濡目染”指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无形之中受到影响。联合式结构,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分句。

宋·吕祖谦《东莱博议》卷一:“鲁自周公伯禽以来,风化浃洽,其民耳濡目染,身安体习。”

明·杨慎《诗话补遗·秦少游女》:“可怜生长深闺里,耳濡目染知文字。”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二七回:“只因安享富贵的久了,后边生出来的儿孙,一来也是秉赋了那浇漓的薄气,二来又离了忠厚的祖宗,耳染目濡,习就了那轻薄的态度。”

逸闻趣事

孟子小的时候很贪玩,不喜欢学习,孟母对此十分头疼。起初,孟子一家住的地方不远处有一片坟地,经常有送葬出殡的人从孟子家经过,孟子也经常看到人们拜祭先人的场景。年幼的孟子看了之后就和别的孩子一样学那些大人的样子。孟母忧心忡忡,屡次教导孟子也没有改正,无奈之下,孟母只好搬家。

这一次孟母把家搬到了城里。孟子的新家靠近一个热闹的集市,每天车水马龙,十分热闹。孟子每天都去集市上玩,耳濡目染之下,孟子也学着其他人做买卖,孟子甚至还跟着屠夫学杀猪。孟母看到后,认为这里也不适合孟子成长,决定再次搬家。

孟母经过仔细的考察,将新家搬到了学堂附近,孟母想:“这下孩子总会好好成长了吧!”学堂里每天书声琅琅,孩子们在老师的教导下亲密有爱。孟子看了很羡慕,就跑回去对母亲说:“母亲,我想去学堂学习。”孟母高兴地将孟子送到了学堂。孟子跟着老师和同学学习进退揖让,渐渐地,变成了一个礼貌懂事的孩子,并开始喜欢上读书。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