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行记

更新时间:2023-08-31 03:56

《经行记》是唐代杜环所写的游记。《经行记》一书失传已久,幸赖其叔杜佑在其所撰二百卷的《通典》上著录了七八篇,共一千零五十一字。

作品简介

公元751年(唐玄宗天宝十年)唐朝大食爆发怛逻斯之战,唐朝战败杜环成为唐军俘虏的一员。杜环在中亚西亚地中海大食占据的地区停留十多年。更可能是曾到达摩洛哥的中国人。可惜,原本书籍已经遗失。幸有他的族叔杜佑在《通典》及《西戎总序》中曾经引述部份内容。

内容摘录

杜环记录了巴格达空前的建筑规模:“郛郭之内,里阳之中,土地所生,无物不有。四方辐辏,万货丰贱,锦绣珠贝,满于市肆。驼马驴骡,充于街巷。”

杜环在巴格达的建设者中,见到了几位唐朝工匠,“汉匠起作画者,京兆人樊淑、刘批;织络者,河东人乐隈、吕礼”。

《经行记》里对摩邻国,有这样的记载:“又去摩邻国,在秧萨罗国西南,渡大磺,行二千里至其国。其人黑,其俗犷, 少米麦,无草木。马食干鱼,人食鹊莽。鹊莽即波斯枣也。瘴厉特甚。”

《通典》著录的《经行记》所记大食国情,兹摘其数条,以见一斑。文云:

大食,一名亚俱罗。其大食王号暮门,都此处。其士女瓌伟长大,衣裳鲜洁,容止闲丽。女子出门必拥蔽其面。无问贵贱,一日五时礼天。食肉作斋,以杀生为功德。系银带,佩银刀,断饮酒,禁音乐。人相争者,不致殴击。又有礼堂,容数万人。每七日,王出礼拜,登高座为众说法,曰:“人生甚难,天道不易。奸非劫窃,细行谩言,安己危人,欺贫虐贱,有一于此,罪莫大焉。凡有征战,为敌所戮,必得升天,杀其敌人,获福无量。率土禀化,从之如流。法唯从宽,葬唯从俭。”

杜环谈到中亚、西亚的特产有一种为当地人称做寻支的西瓜,“十余人餐一颗辄足”,这可说是西瓜最早出现于中国史册的载录。其他果品类的葡萄、馣、罗果、千年枣(椰枣,人呼伊拉克蜜枣),动物类的阿拉伯良马等,《经行记》上均有介绍。

《经行记》载录了8世纪中叶的阿拉伯宗教的发展状况,专门记载了大食法、大秦法和寻寻法这三大在当时阿拉伯世界流行的宗教。“诸国陆行之所经也。胡则一种,法有数般,有大食法,有大秦法,有寻寻法。其寻寻蒸报于诸夷狄中最甚。当食不语。其大食法者,以弟子亲戚而作判典,纵有微过,不至相累。不食猪狗驴马等肉,不拜国王父母之尊。不信鬼神,祀天而已。其俗,每七日一假,不买卖,不出纳,唯饮酒谑浪终日。”

相关考证

王国维曾根据明代嘉靖本《通典》,将其中引用的经行记原文辑录成书《古行记校录》。《经行记》记载13国:拔汗那国康国狮子国拂菻国摩邻国大食国、大秦国波斯国石国、碎叶国、末禄国、苫国。

历史意义

现据《通典》和张一纯先生《经行记笺记》来看,残存《经行记》记述公元8世纪中期中亚、西亚乃至北非的拔汗那国、康国、师子国、拂菻国、摩邻国、波斯国、石国、碎叶国、大食国、未禄国、苫国等国的地理环境、物产民俗、宗教、法规等重要内容,为我们研究这些国家的历史文化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原始资料,并且弥足珍贵地记载了中华文明对中亚、西亚以及阿拉伯国家的浸染,尤其是以纺织、造纸为主的科技文化西传的最早记录。《经行记》是中西文化交流的见证,是中华文明有关阿拉伯的最早的第一手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