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立图书馆旧址

更新时间:2023-08-30 18:48

湖北省立图书馆旧址,位于湖北武汉市武昌区武珞路45号;始建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由张之洞主持创办,旧馆址设于武昌兰陵街西侧(今解放路)。于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六月开工,同年九月竣工落成 。

历史沿革

湖北省立图书馆旧址始建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由张之洞主持创办,当时馆址设于武昌兰陵街西侧(今解放路)。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迁入兰陵街东侧原博文书院校舍(今武昌区公安局)。

民国十三年(1924年),湖北督军萧耀南将个人实业股款即其在官督商办石膏公司之银2万两之股份捐作省馆基金。

民国十六年(1927年),钱介磐李汉俊章伯钧等筹建的革命文化图书馆附设在馆内,钱介磐、李达先后兼任两馆馆长;同年,湖北图书馆改名湖北省立图书馆。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二月,原湖北省政府决定筹建新馆,同年6月,选址武昌蛇山抱冰堂下空地(即现址)。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十月一日,新馆奠基。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七月,建成,建筑面积2572平方米,由袁瑞泰营造厂承建。9月竣工落成。国民政府迁往武汉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设立于此。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此楼建成不久,抗战爆发,图书馆西迁秭归,南京国民政府迁至武汉。武汉会战期间,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所在地。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九月,由迁恩施的湖北省图书馆派人协同省教育厅接收“省立图书馆”,时有藏书12万余册。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八月,湖北省图书馆迁回武昌,改名湖北省武昌图书馆。次年初开放临时阅览室;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一月,正式开放。

武汉解放后,该馆先后改名湖北省立人民图书馆和湖北省武昌人民图书馆。

1951年8月,改属中南军政委员会文化部领导,更名中南图书馆。

1958年,新建馆舍2000平方米。

1980年,建成10层书库大楼,面积为5000平方米。同年10月,中南行政机构撤销,仍由湖北省文化局领导,定名湖北省图书馆。整个馆舍建筑面积达2.5万平方米,藏书480余万册,其中珍贵文献45万余部,善本5174部49211册,名列全国十大图书馆。

1993年,武汉市政府将省立图书馆里的历史文献楼列为一级保护建筑。

1995年,又将该楼确定为“武汉市历史优秀建筑”。

2002年11月7日,湖北省政府公布其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5月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建筑布局

湖北省立图书馆旧址建筑坐北朝南,平面为凸字形,建筑正中未三开间三层的主体建筑,两侧有对称的二层建筑,北面四层是书库。建筑采用中式的大屋顶和现代建筑结合的造型,形式独特。

湖北省图书馆东西长66米,中部进深20米,高155米,占地1450平方米。中部主楼前廊,三开间,4根大圆柱通贯2层,两翼为狭小长窗,顶层为歇山碧瓦飞檐翘角的大屋顶。

遗存文物

外形

该馆外形为中国古典宫殿式结构,中部三开间凸出为主楼,前廊有4根通贯2层的朱红顶檐圆柱,外墙假麻石饰面,两翼为狭小长窗,顶层为歇山碧瓦,分檐翘角,下施斗拱,极具古风。在四周的横梁与墙面上饰有精美的雕塑图案。有祥云、飞龙、凤凰,还有屹立在碧瓦上的仙人走兽,檐下书“东壁灵光”匾额。

一楼

一楼中间部分是一个阅览大厅,两边均有大门通往两翼房间,中间大门通往书库。两边的结构基本对称,靠近大厅边门的地方是楼梯间,两翼亦是宽敞的书库了。稍有不同的是,在左边的楼梯间旁,隔出了几间小房,作为办公之用,这种布局,非常适合像图书馆这样的公共建筑,从而最大限度地突出它的使用功能。地面是水磨石楼梯,扶手的水泥栏柱,造型大方而精美,沿着楼梯的墙面绘有回形图案。

二楼

二楼两翼的结构与一楼基本相似,为大厅式书库。一排排书架上存放着十分珍贵的线装古籍,漳显着湖北省图书馆悠久的历史与珍贵的藏品。二楼厚重的木门上的雕塑美轮美奂,制动弹簧强劲有力,铁制窗户上有推拉装置与锁环。

书库

主楼的阁楼,是一间宽敞明亮的办公室。因为民国时期图书馆是一幢独体建筑,主楼的后部就是整个图书馆的书库。坚固的钢板将本是2层的楼房隔成了4层,布局十分紧凑,从而使书库空间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利用。据说这些钢板是当年从美国进口的,造价极其昂贵。

军事委员会旧址

中华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南京失守后,国民政府迁到武汉,武汉成为战时首都,当时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就设在这幢楼里。军委会下设办公厅、军事处、总务处、秘书处、高级参谋室及机要室等6个核心机构。

建筑特点

湖北省立图书馆的设计师,名叫缪恩钊,毕业于清华大学,又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土木工程系留学。有一段少有人知的奇缘是,武汉大学的总设计师、美国人开尔斯,是缪恩钊在麻省的同窗好友;1933年缪受邀设计省图时,开尔斯正担任武汉大学建设工程监造工程师,因此,缪移植了武汉大学的建筑设计,使省立图书馆与武大图书馆遥相呼应,仿佛兄弟建筑,同为中西合璧佳作。

图书馆为一座典型的中国传统复兴式近代建筑,其内部为钢筋混凝土结构,而外形则极具传统建筑特点,歇山琉璃瓦大屋顶,碧瓦飞檐,檐下设有石质的斗拱、梁枋造型构件;而在立面中出现的壁柱、檐口线脚等元素,又反映出西方形式的融入。图书馆主楼为凸字形,坐北朝南,正立面中间为三层,对称的两侧为二层。建筑外墙采用水刷石,木门钢窗,建筑一层使用井字形梁架,且在井格中做彩绘,使天花板呈现出类似古建筑中平棊做法的效果。室内墙裙、楼梯栏杆和地面均用彩色水磨石装饰。整栋楼古朴壮观,是当时新材料、新技术与中国传统形式相结合的典范。

地位价值

湖北省立图书馆是中国早期的图书馆专用建筑之一,是中国国内仅存的早期图书馆专用建筑,也是国内最早成立的省级公共图书馆。该建筑造型庄重考究、风格鲜明,堪称新旧交融、中西合璧的典范之作,成为中国近代文化教育建筑的典范作品,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保护措施

2014年4月,北京建筑大学建筑遗产研究院与北京建工建筑设计研究院的技术人员与学校研究生,共同赴现场对该组建筑进行了现状勘查,保护修缮设计工作于2014年上半年完成。该文物遗址得到了湖北文化厅有效的管理。

交通路线

从武汉晴川阁出来,走到车站,搭乘561路到武珞路阅马场下就到湖北省图书馆的旧馆,即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武珞路45号。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