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干浩特城址

更新时间:2024-05-09 15:10

查干浩特城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罕苏木苏木白城子村东北约0.7千米阿巴嘎山脚下。查干浩特为蒙古语,汉译为白城。查干浩特(白城)古城是蒙古君主朝代的末代皇帝——察哈尔部林丹汗的京都。

历史沿革

据文献记载,明崇祯八年(1635年),皇太极会同归附的蒙古各部攻入林丹汗都城,由于额哲在后金大军攻城之时便弃城投降,使城内其它建筑和城墙未遭破坏,得以保留。

20世纪90年代,赤峰市博物馆对查干浩特城址及其周边遗迹进行考古调查,并确认该城址诸如西白城、白城、东白城、阿巴嘎山建筑城址及村落、墓葬群等遗迹构成部分均属明代的性质。

遗址特点

查干浩特城址由东白城、白城、西白城、阿巴嘎山祭祀址及白城附近村落遗址等几部分组成,整体坐落于巴彦呼舒河北岸、河谷草原平坦之地,南距旗政府所在地天山镇约95千米、东距苏木所在地巴彦呼舒约7千米,总面积690000平方米。白城城址规模宏大,城市建筑布局主次分明,结构严谨。古城分内外两重,呈回字形布局,并利用棋盘山作为天然屏障,在两座山峰之间的山坳处采用夯筑城墙,中心辟有宽10米的白城南门。白城的内城位于外城的中部,城墙高大规整,防御设施完备。城墙址为正方形,边长255米,保存完整。内城建筑以宫殿为主。中央宫殿位于城市的中轴线上,四周环以7座配殿,形成众星拱月式的格局。

文物遗存

查干浩特城址在白城外城和内城共发现24块不同形状和规格的柱础石,全部采用白色花岗岩制造,柱础正面和立面均经过磨刻或凿刻处理,城中出土有绿、黄色琉璃龙鳞纹残砖、绿釉筒瓦、高足杯、银锭等一批重要文物。

历史文化

林丹汗(1592~1634年),又称作丹巴图尔台吉、灵丹、或旦,是蒙古察哈尔部的大汗(1604~1634年在位),蒙古最后一任大汗,也是继达延汗、俺答汗之后杰出的蒙古大汗。

17世纪,蒙古草原上的情势十分严峻:中原的明朝处于行将灭亡的混乱时期,后金在东北崛起,势力发展迅速,意图吞并蒙古,从而打破了原有的平衡。同时在蒙古草原上割据情况愈演愈烈,各部蒙古互不统属,而且蒙古诸部内部也纷争不已。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蒙古的布延薛禅汗去世,其长子莽骨速早死,内忧外患之际,十三岁的长孙林丹于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即位。

史书记载林丹汗为稳定蒙古草原的形势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平息察哈尔部内部的分裂,并在巴林部境内阿巴噶哈喇山修建瓦察尔图察汉浩特(亦称白城)作为都城。

保护措施

2006年6月25日,查干浩特城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查干浩特城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罕苏木苏木白城子村东北约0.7千米阿巴嘎山脚下。

自驾:从阿鲁科尔沁旗出发经S210—鲁宝线—巴天线—芒哈特恩格尔路—波日和街—查干浩特城址。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