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齐家

更新时间:2024-02-10 20:41

朴齐家(박제가,1750年—1805年),朝鲜王朝后期思想家、文学家。字修其、次修、在先,号楚亭、苇杭道人,晚年号贞蕤,本贯密阳,生于汉城。他虽生于两班家庭,但门第不高且出身庶孽,早年不得志,通过结社赋诗而获得一定名声,与李德懋柳得恭李书九合称“四家诗人”,在朝鲜正祖时被特别任命为奎章阁检书官,官至永平县令。他四次随团赴清,主张学习清朝先进文化和器物以“利用厚生”,使朝鲜摆脱贫困,是“北学”思潮的代表人物之一。著有《贞蕤集》《北学议》等。

人物生平

朴齐家出身早已在朝鲜政界边缘化的北人(小北)家庭,其父朴玶官至右副承旨,朴齐家是朴玶在五十一岁时与妾李氏所生的庶子,以《大学》八目中之“齐家”取名。朴齐家十一岁丧父,由寡母抚养长大。他师从北人学者金复休,自幼博览群书,诗书画俱佳,尤其喜爱中国古代楚国诗人屈原,故取雅号为“楚亭”。

朴齐家长大后,“择孤高而愈亲,望繁华而愈疏”。他少年时代即与白东修交好,经常出入他家,由此结识了白东修的妹夫李德懋。此外还陆续结识了柳得恭、徐常修、李喜经等出身庶孽的青年才俊。 后来他又读了洪大容从清朝回来后所写的《乾净衕会友录》,由此仰慕洪大容。十九岁时,他又求学于朴趾源。二十岁时,他与柳得恭、徐常修、尹可基、白东修、李书九、洪大容、朴趾源、郑喆祚等成立了“白塔诗社”。其中他和李德懋、柳得恭、李书九写的诗最出色,在1775年被柳琴(柳得恭的叔父)合编为《韩客巾衍集》,带到北京与中国人李调元潘庭筠交流,朴齐家等四人遂被合称为当时朝鲜的“四家诗人”。

1777年,朴齐家参加增广试,但落榜了。翌年与李德懋作为随员,随蔡济恭出使清朝,他不仅得以直接与李调元、潘庭筠交流,还为清朝的繁盛所震撼,回国后在临津江边的通津用三个月的时间写了《北学议》,论述其学习清朝的主张。

1779年,他与同为庶孽出身的学者李德懋、柳得恭、徐理修一起被朝鲜正祖任命为奎章阁检书官。这个官职虽然只有七品,但可以接近正祖。1790年,他与李德懋、白东修一起编纂了《武艺图谱通志》,此后又陆续编纂《国朝兵事》《奎章全韵》。此外,这期间他还当过军资监主簿、典设署别提、利仁察访问、扶余县监等官职。1794年二月,他在春塘台武科中状元,一年后,正祖特地任命他为五卫将,以报答长年担任检书官的辛劳。六月十九日到二十五日又成为假承旨(他作为庶孽不能当承旨,故称为假承旨即临时承旨),此外还给朴齐家家附近的松树命名为“御爱松”,这些事反映出正祖对朴齐家的厚爱。1798年,他外放永平县令,适逢正祖求农书,于是他将《北学议》中关于农业的部分加以修正润色,写成《应旨进北学议疏》,呈给正祖,而修正后的《北学议》则称为“进疏本北学议”。

在这期间,他又于1790年随黄仁点赴北京,祝贺乾隆帝八十大寿,回国途中又折返北京,因为正祖生下儿子李玜,因为之前乾隆帝给正祖写过“福”字祝其生子,黄仁点回来后又报告了乾隆帝祝贺正祖得子的消息,于是正祖专门任命朴齐家携谢恩咨文随冬至使再入北京。1800年,正祖去世,李玜继位,是为纯祖,朴齐家于1801年第四次随团出使北京,回国后适逢贞纯王后肃清时派,他受尹行恁、尹可基之牵连,被流放咸镜道钟城。三年后被释放,回到故乡,翌年去世,终年五十六岁。

主要思想

朴齐家主张,治学应以经世济民为目标。他说“夫利用厚生,一有不修,则上侵于正德”,认为民生问题不解决,道德就无法存在。朴齐家将他的改革案渊源追溯到崔致远赵宪,两人都以访问中国的见闻为基础来谋求改革朝鲜半岛的现实,这点与朴齐家共通。同时,他还是受到同时期的洪大容、朴趾源、李德懋等“白塔派”成员以及徐命膺及其子徐浩修、李檗等西学和数理研究者的影响。

在经济思想方面,他提出工商业发展论、海外通商论,主张吸收清朝先进技术,优先学习中国造车之法,由此来促进货物的流通。他认为财货不能很好流通,就会加剧各区域之间物价的差异,由此使消费生活恶化,不利于发展生产。为了解决物品流通问题,他主张将商人在四民中的比例扩大到十分之三。他还强调奢侈并不只是恶习,在促进消费和生产方面都有很大作用。此外,他还认为朝鲜又小又穷,只靠发展国内商业无法发展经济,所以主张通过海路与中国乃至更多国家通商,建议如果中国船只漂流到朝鲜,就利用这个机会学习中国造船技术,以便实现海外通商。

在社会思想方面,他提出改革身份制度、科举制度和门阀制度。他批评朝鲜的科举考试很难发掘出真正的人才,“虽使韩愈典举,苏轼为文,倏忽乎其难遇矣……如此而又有门阀、朋党之得失焉,其幸免而用于时者亦巧矣”。认为科举制也要学习中国来加以改革。他还批评朝鲜两班游手好闲,主张允许两班从事工商业,从而减轻游手好闲之弊,并促进经济发展。

1786年。他曾利用正祖向百官求言的机会,向正祖提出他的上述改革构想,甚至还提出了聘请在中国钦天监任职的西洋人来朝鲜传授先进技术这种破天荒的建议。不过他人微言轻,加上与此同时重臣金履素明确提出严禁引进西洋人及其书籍,所以他的建议根本不可能得到采纳。

主要作品

朴齐家除了擅长诗文,还精通书画,书法上擅长隶书和行书,绘画上留下《牧牛图》《倚岩观水图》《鱼乐图》《野雉图》等画作。文集有《北学议》《贞蕤集》《贞蕤诗稿》《明农草稿》等。

人际关系

朴齐家的夫人是李舜臣五世孙李观祥之女,,生有三子朴长稔、朴长廩、朴长馣。

轶事典故

朴齐家清代诗人进行广泛的文学交流,其中与大诗人、大书画家张问陶(号船山)交游甚密。乾隆六十年正月,朴齐家赠诗张船山求诗并携之归国,张船山和诗云:“性灵偶向诗中写,名字宁防海外传。从此不妨焚剩草,郁陵岛上有遗篇。”朴齐家把清诗介绍到朝鲜,把朝鲜诗介绍到中国,在中朝文学交流史上作出了重要贡献。

【寄赠张船山

曾闻世有文昌在,更道人将草圣传。

珍重鸡林高纸价,新诗愿购若干篇。

【赠张船山问陶归四川

蜀客题诗问碧鸡,行人驱马出粘蝉。

相思总有回头处,江水东流日向西。

【题船山书扇见赠】

有美船山子,来从剑阁西。

才堪用修敌,句欲道园齐。(《楚亭全书》上,321页)

【赠船山雪中狂饮图】

酒即杯中水,能含天地意。

不知雪何能,使人堂户邃。

世人见其卧,强名谓之醉。

试看树头白,玲珑有奇致。(《楚亭全书》上,353页)

张船山问陶】

船山貌可狎,介然中有铁。

习静椒山寺,萧然味禅悦。

传家有清白,相期在名节。(《楚亭全书》上,376页)

张船山问陶】

每因清范想文端,此是先生旧种兰。

莫把诗人看不朽,须知名节到头难。(《楚亭全书》上,423页)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