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经

更新时间:2024-09-10 10:37

明经,汉朝出现之选举官员的科目,始于汉武帝时期,至宋神宗时期废除。被推举者须明习经学,故以“明经”为名。龚遂翟方进等皆以明经入仕。明经由郡国或公卿推举,被举出后须通过射策以确定等第而得官,如:西汉时期的召信臣王嘉等,皆是因射策中甲科而为郎。汉代设置这一科,为儒生进入仕途提供了渠道。

各朝明经

汉朝

汉代察举中的“明经”科,是最重要的特科之一。明经就是通晓经学。秦朝就有此科,到汉代地位开始突出。 所谓“经”,原指先秦经典,自从汉武帝尊崇儒学,“经”就专指儒家经典了。 其实,察举各科都有经学内容,被举者也要熟习经学;把“明经”特立为一科,说明经学在汉代政治上地位之重要。

西汉时举“明经”科不按人口,东汉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5年)开始,以人口多少定举数,后来加上年龄限制,年50至70岁才可入太学 。但在东汉初,年纪轻而精通经学,也可应举明经。如张玄“少习《颜氏春秋》,兼通数家法,建武初,举明经。”

汉代许多名臣,如孔安国贡禹等都是明经科出身,韦贤韦玄成父子皆以明经科入仕,先后位居宰相。重经之风一直延续到隋唐时期的科举考试

唐朝

明经与进士二科为唐朝科举的基本科目,唐代的“明经”科试帖经,以通经比例决定等第。明经又分为五经、三经、二经、学究一经、三礼、三传等,考试之法,先贴文,后口试,经问大义十条,答时务策三道。 《礼记》、《春秋左传》称大经,《毛诗》、《周礼》、《仪礼》称中经, 《周易》《尚书》 、 《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小经。通二经者,通大经一部加上小经一部,或取中经两部;通三经者,大、中、小经各一部;通五经者,大经、小经皆须通。科目则由举子自选。另外,《孝经》、 《论语》是必考课目,有时还加试《老子》 、《尔雅》。韩愈在《答崔立之书》中说:“及来京师,见有举进士者……或出礼部所试诗、赋、策等以相示,仆以为可无学而能。因诣州县求举,有司者好恶出于其心,四举而后有成。”岑仲勉说:“明经多帖两经,似乎较难,然《孝经》、《论语》文字无多,不难兼习。……进士诗、赋限韵,要须自出心裁,比口试专凭默记者,难易有差。”

神龙元年(705年)明定明经科考试有三场。第一场帖经,第二场试义,第三场试时务策。

杨国忠之子杨暄举明经,落第。主考官之子见过杨国忠曰:“奉大人命,相君之子试不中,然不敢黜落。”杨国忠骂道:“我儿何虑不富贵,岂藉一名,为鼠辈所卖耶!”主考官以“国忠恃势倨贵”,“奈何以校其曲直”,于是“致暄于上第”。

宋朝

科举除进士外,诸科中亦有九经、五经、三礼、三传、学究等科,乃是经由唐代明经科转变而来,考试之法亦与唐相近。嘉佑年间,又于进士、诸科外别设一明经科,分二经、三经、五经,考试时问大义十条,试时务策三条,出身同于进士,直至宋神宗时方废除。

明经评论

内容简介

唐代主考官杨绾指出,进士“幼能就学,皆诵当代之诗;长而博文,不越诸家之集。……《六经》则未尝开卷, 《三史》则皆同挂壁”。赵赞更指出,明经举子“比来相承,唯务习帖,至于义理,少有能通”。清《睢阳袁氏(袁可立)家谱序》:“与参由明经高第为沁源令,吏治明敏,清节著闻,秩满擢新宁守,才品经济尤为世重。”

“明经”匾额

匾文释义:唐代科举以诗赋取士谓之进士,以经义取士谓之明经。到明清时代,明经便作为贡生的别称。

赠匾事由:此匾为时任福建学政王杰为贡生吕时捷题赠

题匾者简介:王杰(1725-1805)字伟人,号惺园、畏掌。陕西韩城人。乾隆二十六年辛巳恩科状元,授修撰,入值南书房。初为尹继善、陈宏谋幕僚,后迁至内阁学士刑部侍郎吏部侍郎,擢左都御史,累官至东阁大学士上书房总师傅、军机大臣、加太子太保。在枢廷数十年,遇事无不委曲陈奏,与权臣和坤相对抗。嘉庆亲政时,任为首辅,历事两朝,以忠直得宠,晋太子太傅。屡上疏言朝政得失,建议免被兵地区钱粮,重统兵大臣之权;罢乡勇之名,实行募兵制度;整饬吏治,清理驿站;皆得准行。工诗文,善书法。卒谥“文端”。著有《葆淳阁集》。

年代:乾隆乙酉年(公元1765年)

尺寸:67cm×183cm

现存地: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