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年之交

更新时间:2023-11-10 12:52

忘年之交(拼音:wàng nián zhī jiāo)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南朝·宋·张骘《文士传》。

成语出处

南朝·宋·张骘《文士传》:“祢衡与孔融作尔汝之交,时衡未满二十,融已五十,重衡才秀,忘年也。”

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忘年之交”。

成语典故

祢衡,东汉时人,思维敏捷,口才出众,但为人刚强任性,喜欢嘲弄权贵名流,因此一直不得志。

曹操当权时,祢衡来到许昌谋求发展,但拒绝去拜会当时几个有声望的名士,扬言许昌城里除了孔融和杨修,其他的都是徒有虚名。孔融是孔子的二十世孙,当时官高禄厚,极有才名。他听了祢衡的话以后,很想见见这个狂傲的年轻人,便特地换了便服屈尊去拜访他。

两个人一见面就感觉意气相投,推心置腹,毫无顾忌,完全忘记了年龄的隔阂。当时孔融已年届四十,祢衡还不到二十岁。之后,孔融经常把祢衡请去家里喝酒。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往,孔融对祢衡的才学有了了解,就多次在丞相曹操面前推荐他,希望曹操能够对他加以重用。

曹操约祢衡来见面,但祢衡一向鄙薄曹操的为人,托病不往,还经常在别人面前奚落曹操。曹操被触怒,将他送到荆州刘表那里,不久刘表也不能忍受他的傲慢,将他转荐到江夏太守黄祖那里。黄祖喜怒无常,一次被祢衡顶撞后当场将他斩首。

孔融非常悲痛,认为是曹操间接害死了自己的朋友,之后对曹操更为不敬,最终被曹操以放荡狂言等罪名杀害。

成语寓意

青年人能够从老年朋友的身上学到很多极为宝贵的经验,以此来弥补自己的某些缺陷与不足,丰富知识、吸收阅历,逐步使自己走向成熟,健康地成长;而老年人也会从青年朋友的身上感受到青春的活力。两者因为兴趣、爱好的相似或相同,有着共同的理想和理念,话语投机而走到一起,千金易得,知己难求。成语告诉人们,人生难得遇知己,要学会珍惜和感恩,不应该拘泥于年龄、时代、背景等其他外界因素。

成语运用

成文用法

“忘年之交”指年龄辈分不相同的人结交而成的朋友。在句中一般作宾语、主语。

运用示例

唐·初姚察、姚思廉《梁书·卷三四·张缅传》:“初未与缵遇,便虚相推重,因为忘年之交。”

唐·李大师、李延寿《南史·何逊传》:“弱冠州举秀才,南乡范云见其对策,大相称赏,因结忘年交。”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十一回:“陈泰叹服曰:‘公料敌如神,蜀兵何足虑哉!’于是陈泰与邓艾结为忘年之交。”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