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右逢源

更新时间:2024-09-04 13:56

左右逢源(拼音:zuǒ yòu féng yuán)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先秦·孟子及其弟子《孟子·离娄下》。

成语出处

先秦·孟子及其弟子《孟子·离娄下》:“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

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左右逢源”。

成语典故

《孟子》一书包括七部分,《离娄》是第四部分,内容涉及为人处世的各个方面。

根据《离娄》记载,孟子给他的学生讲治学之道,学生问怎样才能学到高深的学问,孟子说:“身为君子,按照一定的方式深造,为的是自己能真正有所得。真正得到了收获,知识就牢固了;知识牢固,积累得就越来越深厚;积累得深厚,就像地下的泉水,掘到深处,到处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水源,就能运用自如,左右逢源。因此,君子最在意的是自己是否真正得到了收获。”孟子以此来告诫人们不要总是炫耀自己,切实获得知识才能获得真正的实力;功夫深,做起事来才能得心应手。后来,“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被简化引申为成语“左右逢源”。

成语寓意

“左右逢源”最初是说做学问的时候,如果积累得丰厚,就如同“为有源头活水来”,可以“左右逢其源”。梁实秋先生曾评价国学大师梁启超,说他的学问“博大精深,涉笔成趣,左右逢源”。但是现在这个成语的意义发生了变化,多用在官场之上,形容办事圆滑,这显然背离了成语原本的意义。在生活中,左右逢源并不全是贬义,能够左右逢源,必定要有一定的积累,有积累之后才能得心应手。在学习上或工作上能够达到左右逢源的境界,而不仅仅局限于为人处世方面的圆滑,也是一种难得的状态。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能够在处理问题的时候得到众人的帮助,这是每个人的心愿。所以在生活中多多帮助别人,自己遇事才能左右逢源。

成语运用

成文用法

“左右逢源”指到处遇到充足的水源。原指赏识广博,应付裕如。后也比喻做事得心应手,非常顺利。主谓式结构,在句中一般作谓语、状语补语

“左右逢源”有褒义和贬义两种用法,含褒义时比喻做事得心应手非常顺利;含贬义时用于讽刺为人圆滑,善于投机取巧。

运用示例

邹韬奋《经历·青年“老学究”》:“这样,他们在落笔的时候,便已有着‘成竹在胸’、‘左右逢源’的形势。”

余秋雨文化苦旅》:“这个上海人非常善于处世,并不整天拿着一整套数学思维向封建政治机构寻衅挑战,而是左右逢源,不断受到皇帝重用。”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