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国都尉

更新时间:2021-11-13 11:52

属国都尉,古代官名,是西汉武帝时,在边地内迁少数民族地区设置的官位。

东汉时,统县治民,和郡太守相同。《续汉书·百官志》:“[武帝]又置属国都尉,主蛮夷降者。中兴建武六年……唯边郡往往置都尉及属国都尉,稍有分县,治民比郡。”

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 年)秋,匈奴昆邪王杀休屠王,将四万余众降汉,武帝置五属国以处之。从此,朝廷对于降附或内属的少数民族,均设属国,如宣帝神爵二年(公元前60 年)置金城属国以处降羌,五凤三年(公元前55 年)置西河、北地属国以处匈奴降者。东汉属国更多,而且扩展到东北和西南地区。

属国的最高长官即名属国都尉,和一般都尉仅典武职不同,还兼理民事,“治民比郡”。都尉之下有丞、候、千人,还有主簿。两汉属国都尉的设立,不仅对互相间经济文化交流起一定的作用,而且对开发祖国的边疆、保卫边疆地区的安全以及维护祖国的统一也有很重要的作用。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