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唇犀

更新时间:2024-04-10 12:00

大唇犀(学名Chilotherium)是犀牛的祖先。它们生存于中新世的中国蒙古。 大唇犀的下唇比上唇大,下颌骨粗壮成铲子状。上颚没有门齿,下颚的门齿阔大,并且向上弯。头部比现今的犀大稍大,头颅骨没有角。大唇犀矮小,四肢短小,每肢有三趾。 大唇犀是草食性的动物,生活于沼泽地带。

简介

大唇犀(学名Chilotherium)是犀牛的原始类群。它们生存于中新世中国内蒙古。它属于奇蹄类角型亚目(ceratomorpha)中的犀总科(rhinocerotoidea)。

简史

特点

唇犀体型矮壮,四肢短。前后脚均为三趾。头骨短,鼻骨长而弱,无角。下颌结合部粗壮并扩大成铲状。门齿大,间距宽,向外上方伸出。前臼齿比后臼齿小并向前急速递减。臼齿具粗大的前刺和反前刺,是大唇犀牙齿的最明显标准。第二臼齿明显地大。它属于奇蹄类奇蹄类的趾数常为奇数,足的中轴通过中趾。前后足的内趾(即大拇趾)和后足的第五趾都退化消失了;前足的第五趾在原始类型中保留,在进步类型中也消失了。因此,奇蹄类的前后足常常只有三个起作用的趾,而在进步的现代马类中仅剩下了一个中趾。奇蹄类的踝部,距骨近端(即距离身体较近的那一端)有一个双重突起的滑车形的面,与胫骨的远端(即距离身体较远的那一端)相关节,距骨远端与踝部其它骨头相接处则为扁平的面。起作用的趾集中在少数几个直到一个趾上,距骨具有滑车结构,这两点使得奇蹄类能够更加快速地奔跑以逃离危险的食肉动物,这是奇蹄类超越与踝节类的重要进步特征。此外,奇蹄类股骨在骨干外侧有一显著的突起,称为第三转节。

大唇犀在中新世的亚欧大陆一度非常繁盛,甚至成为当时数量最多的草原植食动物,我国甘肃,宁夏,陕西,山西等省都有发现,中国发现的大唇犀属物种包括哈氏大唇犀,维氏大唇犀等。但在晚中新世大唇犀突然衰落直至灭绝,其原因至今不明,其灭亡也代表着无角犀类的最终灭绝。

考古发现

1991年9月,在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乌兰花镇南3公里处的砖厂发现了距今800~500万年前的犀牛化石群,经专家鉴定,这批犀牛化石均为大唇犀,是国内罕见的大唇化石带。化石埋藏在距地表5米的红色泥岩层内,初步探明化石集中分布在宽5米、长约30米左右的古河相地层中,呈东南-西北向的带状分布,裸露面积约150平方米,出露犀牛化石个体20多具,包括20个犀牛头骨及脊柱、四肢等。美国、法国、瑞典、前苏联、日本、加拿大等国的古物生学者及专家先后来此考察。

分类

大唇犀主要包括维氏大唇犀、安氏大唇犀、哈氏大唇犀等几种。其中安氏大唇犀是同族中较大的种类,身长可达4米,头骨也较长且后部较高,獠牙状的下门齿更加发达,与另外两种的区别相当明显。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