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上的斑点

更新时间:2024-07-03 21:30

《墙上的斑点》是弗吉尼亚·伍尔芙创作的短篇意识流小说,发表于1917年,也是其第一篇意识流作品。小说以内心独白写成,女主人公从墙上的一个斑点引发出自由联想,这些想法杂乱无章,与墙上的斑点其实毫无联系,因为这个斑点原来是只蜗牛。她的联想——意识呈流动状态,写出人物的潜意识思想活动。

作品简介

《墙上的斑点》从第一人称叙事者的叙述开始。“我”先是回忆自己看到了炉子里火红的木炭,于是想到塔楼上的旗帜与红色骑士。但是“我”随之看到了“墙上那个斑点”。叙事者的思绪从斑点飘逸开去,接着猜想这个“斑点”是一枚钉子留下的痕迹,由钉子联想起挂贵妇人肖像,由此又想到赝品,想到以前的房客的习惯。之后“我”假设斑点是钉子头,引出了“现代生活”和“知识”的问题,并想象出没有权威没有等级观念的世界。“我”在神游四方之后,又被喧嚣的生活、战争的残酷拉回到现实世界中,回到小说开篇的情境。而那个引发了无数联想的斑点原来不过是一只蜗牛。

创作背景

《墙上的斑点》的创作背景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当时西方社会矛盾的激化造成了人们心理上的失望、悲愤,同时这段时期的哲学思潮也对它的思想倾向和艺术特征发生了重大影响,如尼采的悲观哲学、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和荣格的集体潜意识理论等。在《墙上的斑点》问世之前的1915年,伍尔芙发表了《论现代小说》一文,开始强调意识流的基本观点。她否定生活的客观性和现实性,强调“内心真实”。她指责贝纳特、威尔斯,高尔斯华绥等作家花很大心血去描写无关宏旨的物质生活背景和人物、环境,而不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她呼吁:“让我们在那万千微尘纷坠心田的时候,按照落下的顺序把它们记录下来,让我们描出每一事每一景给意识印上的(不管表面看来多么互无关系、全不连贯)痕迹吧。”《墙上的斑点》就是在这种观念和背景下创作出来的,体现作者艺术主张的作品。

人物介绍

“我”

“我”对墙上的斑点这一外界现实的事物做出了系列心理反映与联想,进而对生活诸多事情进行思考。在物理时间框架内,“我”经历了心理时间与历史时间,所思所想折射出一个追求自由和崇高人格的人格面貌。“我”有着对生命的热爱,对自由、和谐、平静和幸福的向往,对不可摧毁的生命力的敬畏和仰慕。

作品鉴赏

《墙上的斑点》的题目和创作,体现了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流派的意识流小说的文学主张和共同特征。《墙上的斑点》不重视描摹客观世界,着力于表现人的内心活动,特别是着力于表现人的意识流程,从而打破了传统小说的叙事模式和结构方法,用心理逻辑去组织故事。

《墙上的斑点》的篇章结构,采用的是“记录”人物意识流动的心理结构。它没有故事情节,按“我”看到“斑点”以后微尘落到头脑中的顺序,作为小说的主体结构,以此展示“我”此时此刻的“内心真实”,并将人物的意识流动置于作品的主体地位。

《墙上的斑点》的叙事角度和叙述方式,表现了“意识流”小说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特点,将沉淀在人的思想深处的东西,用文字还原为在不同时空、不同心境之下的零碎、杂乱的原始感觉。其主要表现有几个方面:

作品评价

吉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李艳华:“作者浮想联翩的意识流活动表现了对人生的思考,对残酷现实的不满以及对宁静、自由和理想的憧憬和追求。通过小说人物的意识活动来反映社会现实,不但表现出作品真实的社会性,而且也显示出作者独具匠心的结构安排,堪称主题思想和形式结构的完美融合,也为今后的意识流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简介

弗吉尼亚·伍尔夫(1882—1941),英国现代女作家和文学批评家,是20世纪初期欧美文坛中意识流派作家的重要代表人物。在她短暂的一生中,共发表了包括小说、散文、传记、书信、诗歌和文学批评等各类作品350余部(篇),作品种类多样、涉及内容广泛,较为著名的有《墙上的斑点》(1917)、《到灯塔去》(1927)和《流浪》(1931)等。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