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等高仪

更新时间:2022-09-08 17:30

光电等高仪(photoelectric astrolabe),用光电力一法自动记录恒星过60 “等高圈的时刻以测定世界时纬度的仪器。分仪器本体(主光路、寻星光路和传动机构)和控制台两大部分。中国在1972 年首先研制成功。

定义

用光电方法自动记录恒星经过60°等高圈时刻,从而归算出经度(世界时)和纬度的一种新型仪器。在50年代后期和60年代天文系统用丹戎超人差棱镜等高仪作等高观测,同时测定时间和纬度。为了克服目视观测的缺点,法国、英国、日本和中国先后进行研制光电等高仪。中国于1971年首先成功地制造出工型光电等高仪,在陕西天文台投入观测。1974年又制造了三台Ⅱ型光电等高仪,分别在云南天文台、上海天文台和北京天文台投入观测。观测精度相当高,单星误差约±0”.13。

工作原理

它与棱镜等高仪的主要区别是用光电自动记录代替目视观测,在光学、机械结构上也有所不同。光电等高仪的焦平面上有一个玻璃记录栅,它上面有相互交替的透明线条和镀银线条。当星像经过这些线条时,照射到光电倍增管上的光强便不断变化。将光电信号放大并作适当处理后,可以用计时仪记下星像经过各线条边缘(记录线)的时刻,同时自动算出直接星像和水银星像重合,即恒星过等高圈的时刻。焦平面上有十对记录线,图示其中的一对Ⅰ和Ⅱ。直接星像 A经过Ⅰ和Ⅱ的记录时刻为t1和t2,水银像B经过Ⅱ和Ⅰ的记录时刻为t3和t4。

研究历程

中国于1972年研制成Ⅰ型光电等高仪,并投入常规观测。1974年又研制成Ⅱ型光电等高仪。Ⅱ型仪器采用 R-C望远镜,其口径为20厘米,等值焦距2.4米。仪器的测角基准不再是传统的60°等边棱镜,而是由两块镀有铝膜的熔石英组成的角镜。左边的角镜反射水银面星像,右边的角镜反射直接星像。Ⅱ型光电等高仪也是首次采用真空室的天体测量仪器。镜筒在真空室内的主要优点是:①可以自动消除大气折射和由于大气色散引起的天顶距测量中的光谱型差(光线入射窗需水平放置);②消除了由于仪器内部气温不均匀而引起的反常折射。仪器的方位轴能够在电动机驱动下自动跟踪恒星的水平运动,使星光能沿垂直的狭缝进入记录栅,这样可以减少进入记录栅的夜天光。仪器装在观测室里,观测者在它的楼下通过潜望式寻星镜找星,这样可以避免人和电器热源影响星光和仪器。Ⅱ型光电等高仪可观测到7等星,单星观测的天顶距均方误差约为±0.13,观测天顶距的稳定性也较高。

参考书目

光电等高仪研制组:Ⅱ型光电等高仪,《天文学报》,第16卷,第2期,1975。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