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结

更新时间:2024-05-30 15:01

元结(719年-772年),字次山,号漫叟、聱叟、猗玗子、浪士、漫郎、河南鲁山(今属河南省平顶山市)人,(一说,今河南洛阳人)延唐县丞元延祖的儿子。中国唐代文学家,大臣,道家学者。

人物生平

元结,河南鲁山(今属河南省平顶山市)人,大约生于唐玄宗开元八年(719),年少不羁。年十七,折节向学,师事元德秀天宝十二载,中进士,苏源明推荐给太子李亨。史思明攻伐河阳时,元结上时议三篇。帝悦,擢右金吾兵曹参军,摄监察御史。以讨贼功,迁监察御史。又进水部员外郎,佐荆南节度使吕諲拒贼。代宗时,以亲老归樊上,避难猗玗洞(今湖北大冶境内),著书自娱,始号琦圩子,继称浪士,亦称漫郎。既客樊上,更称赘叟。参与抗击史思明叛军,立有战功。后任道州刺史等地方军政职务,为官清廉开明,爱护百姓,免徭役,收流亡。进授容管经略使,身谕蛮豪,绥定诸州,民乐其教,立碑颂德。

代宗大历七年,罢还,卒于京师,寿约五十余岁。

参见《唐故容州都督兼御史中丞本管经略使元君表墓碑铭(并序)》

亲属成员

十五世祖:拓跋什翼犍,北魏昭成帝。

十二世祖:拓跋遵,丞相、常山王。

高祖:元善祎,尚书都官郎中、常山郡公。

曾祖:元仁基,朝散大夫、信县令、常山公。

祖父:元利贞,霍王府参军。

父亲:元延祖,魏成主簿、延唐县丞,追赠左赞善大夫。

文学成就

元结对社会进行了无情的批判,为诗注重反映政治现实和人民疾苦,所作《舂陵行》、《贼退示官吏》等,曾受杜甫推崇。散文亦多涉及时政,风格古朴。时人也曾批评其作品“不师孔氏“,加以非难。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辑有《元次山文集》。又曾编选《箧中集》行世。元结主张诗歌为政治教化服务 , 要“极帝王理乱之道,系古人规讽之流”;能济世劝俗,补阙拾遗,“上感于上,下化于下”;反对当时诗坛“拘限声病,喜尚形似”(《箧中集序》)的不良风气,开新乐府运动之先声。他的诗文具有强烈的批判现实性,触及天宝中期日益尖锐的社会矛盾。如《舂陵行》、《贼退示官吏》,揭示了人民的饥寒交迫和皇家的征敛无度,变本加厉。《闵荒诗》、《系乐府十二首》等也是或规讽时政,或揭露时弊。结几乎不写近体。除少数四言、骚体与七古、七绝外,主要是五言古风,质朴淳厚,笔力遒劲,颇具特色。但因过分否定声律词采,诗作有时不免过于质直,也导致他创作上的局限性。元结的散文,不同流俗,特别是其杂文体散文,值得重视。如《寱论》、《丐论》、《处规》 、《出规》、《恶圆》、《恶曲》、《时化》、《世化》、《自述》、《订古》、《七不如》等篇,都出于愤世嫉俗、忧道悯人,具有揭露人间伪诈,鞭挞黑暗现实的功能。其文章大抵短小精悍,笔锋犀利,绘形图像,逼真生动,发人深省。其他散文如书、论、序、表、状之类,均刻意求古,意气超拔,和当时文风不同。《大唐中兴颂》文体上采用三句一韵的手法,类似秦石刻的体制,风格雄伟刚峻。后人对元结评价很高,唐代裴敬把他与陈子昂苏源明萧颖士韩愈并提。又有人把他看作韩柳古文运动的先驱。著有《元子》十卷,《文编》十卷,《新唐书艺文志》《琦圩子》一卷,《文献通考》并传于世。

原有著作多部,均佚。现存的集子常见者有明郭勋刻本《唐元次山文集》、明陈继儒鉴定本《唐元次山文集》、淮南黄氏刊本《元次山集》。今人孙望校点有《元次山集》。元结所编诗选《箧中集》尚存。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