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民

更新时间:2023-06-11 15:46

住民是指在本国长期从事生产和消费的人或法人,符合上述情况他国的公民也可能属于本国住民。这时,住民可分为自然人住民和法人住民。自然人住民是指那些在本国居住时间长达一年以上的个人,但官方外交使节、驻外军事人员等一律是所在国的非住民;法人住民是指在本国从事经济活动的各级政府机构、企业和非营利团体,但是国际性机构,诸如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组织,是任何国家的非住民。

词义

zhumin

住在某一地方的人

城内住民。

内外住民。

遍地住民。

出处

住在某一地方的人。《战国策·楚策一》:“有偏守新城,而居民苦矣。”唐 柳宗元 《憎王孙文》:“居民怨苦兮号穹旻。”《宣和遗事》后集:“次经过 平顺州 ,入城,屋甚雄壮,居民繁密,市井中货易类 燕京 。” 元 柯丹邱 《荆钗记·团圆》:“我这公祖少年老成,居民无不瞻仰。”明 王在晋《三朝辽事实录·袁可立报刘爱塔事疏》:“丙口首爱塔内应情事,憨发夷兵三万,围复州缚爱塔等,去其复州居民。剿杀不尽者赶往北去,并将永宁盖二城男妇尽驱北行,南卫四百里膏腴之地奴一旦弃之。”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癫犬》:“ 粤 西某村,居民数千家,俗尚蓄犬以为食。” 巴金 《家》九:“差不多每天都发生兵士跟学生的小冲突,闹得全城住民惊惶不安。”

原文内容

非住民的对称。在一个主权国家境内长期或永久居住,并受住民国法律保护和管辖的自然人(包括本国人、外国人、双重国籍人和多重国籍人)、法人和法人团体。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说明,住民是指在某个国家或地区居住期限达一年以上者,否则即为非住民。 住民和非住民都包括个人、企业、非营利团体和政府四类。一国的外交使节和驻外军事人员等,即使在外国居住长达一年以上,仍属派出国的住民、驻在国的非住民。一个公司的国外子公司是其经营所在国的住民,其母公司所在国的非住民。国际性机构如联合国、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对于任何国家来说都是非住民。 住民和非住民是在国际经济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一对有特定涵义的概念。作此界定的主要意义在于正确并且口径统一地反映各国的国际收支情况。根据这一界定,只有发生在居民和非住民之间的经济交易才是国际经济交易。例如,中国银行伦敦分行是英国的居民,中国的非住民;分行与中国银行总行的业务往来因而构成中国和英国的国际收支内容。相反,中国银行总行与在华的各外国公司之间的资金往来,只构成中国的国内收支。住民与非住民也是外汇管制法规中区别外汇持有者身份的基本分类。一般而言,由于居民的外汇收支涉及居住国的国际收支问题,管汇当局对之管制较严;反之,由于非住民的外汇收支与居住国的国际收支无涉,管汇当局对之管制较松。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