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颜

更新时间:2024-09-17 11:56

伯颜(1236年-1295年1月11日),一译巴延,蒙古八邻部人。大蒙古国元朝初年名臣。

人物生平

生长西亚

伯颜(一译巴延)是蒙古族八邻部人。曾祖父述律哥图,在成吉思汗铁木真手下当差,任八邻部左千户职位。祖父阿剌,继承了他曾祖父的职位,并兼任断事官,因为平定忽禅有功,又扩充了忽禅的地盘。父亲晓古台,继任了祖父的职位,跟随蒙哥汗之弟旭烈兀远征西亚,建立伊利汗国

伯颜生长于西域,以深略善断著称,信奉也里可温教基督教)。

颇受器重

至元初年(1265年),旭烈兀命伯颜出使汗廷奏事,伯颜抵达后,深得元世祖忽必烈赏识,留作侍臣,参谋国事。一直没有能和他相比的。世祖越发认可他的贤能,将中书右丞相札剌亦儿·安童的妹妹嫁给他为妻,并说:“做伯颜的妻子,不令你的姓氏失色。”

至元二年(1265年)七月,伯颜被拜为光禄大夫、中书左丞相。朝廷里的大小事情,有难办的,他往往三言两语就能解决。众人信服地说:“这是真正有能耐的宰相啊。”

至元四年(1267年),任中书右丞相。

至元七年(1270年),改任同知枢密院事。

至元十年(1273年)春,持节奉玉册立燕王真金为太子。

南征灭宋

主词条:忽必烈灭宋之战

至元十一年(1274年),忽必烈令元军大举伐宋,伯颜与史天泽一同任中书左丞相,主管荆湖行省事。当时荆湖、淮西各建为行省,史天泽陈奏两省号令不一,可能于政事有损。于是朝廷诏改淮西行省为行枢密院。史天泽因病上表请伯颜专理行枢密院事。忽必烈于是令伯颜主管河南等路行中书省。七月,伯颜奉命南征,忽必烈告诫他说:“当年曹彬以不好杀人而平定江南(指宋初曹彬平南唐事),希望你体会朕的心意,做我朝的曹彬。”

九月初一,蒙古军会师于襄阳,分三路进军。十三日,伯颜与平章兀良哈·阿术由中路沿汉江直趋郢州。途中遭遇暴雨水涨,淹没道路,伯颜为稳定军心道:“我将要飞渡大江,怎可畏惧此处潢潦!”于是找来一名壮士,背着甲仗,骑马作为前导,顺利带领众军行进。二十日,进至盐山,距郢州二十里。郢州在汉江北岸,城为石城,宋军又于汉江南岸筑新郢城,铁索横江,水中密插木桩,战舰不能通行。下游黄家湾堡亦有防御设施。堡西有沟,南通藤湖,离江仅数里。伯颜遣总管李庭刘国杰攻黄家湾堡,破竹席地,乘船由藤湖入汉江。诸将请求进攻郢城,认为郢为咽喉地,不取,恐为后患。伯颜不准,指出:“用兵缓急我心中有数。攻城是下策,大军南征,岂是为夺此一城?”于是放弃郢城不攻,顺江而下。他与阿术殿后,所部“不满百骑”。十月十六日,元军在大泽中行进,郢城守将赵文义、范兴突率二千骑兵来袭,伯颜、阿术来不及穿甲,便率军回击。此战,伯颜手刃赵文义,擒杀范兴,宋军士卒死五百人,被俘数十人。二十二日元军进至沙洋后,伯颜一再遣使招降沙洋守将王虎臣、王大用不成,于是乘日暮大风时顺风攻击,攻克沙洋,屠杀宋军。二十四日,元军进至新城,守将边居谊坚守不降,伯颜命李庭攻破该城外堡,发起总攻,守军三千人力战而死,边居谊及全家自焚。王虎臣、王大用等四人被杀。

十一月十四日,元军进至复州,知州翟贵降。伯颜拒绝诸将入城“点视仓库军籍,遣官镇抚”的请求,传令诸将不准入城,违者以军法论处。此时,阿术派右丞阿里海牙来询问渡江的日期,伯颜不回答。次日又来,伯颜仍不答。阿术于是亲自来问,伯颜解释道:“这是大事,主上把它交给我们二人,怎能让其他人探知实情呢?”于是二人暗中商定日期。二十五日,伯颜亲往汉口察看形势。宋淮西制置使夏贵等以战舰万艘分据要害,都统王达阳逻堡,京湖宣抚使朱祀孙率游击军扼守中流,使元军不得前进。千户马福报告说,沦河口可通沙芜入江。伯颜派人去察看沙芜口,见夏贵以精兵把守。元军围攻汉阳军,声言要由汉口渡江。夏贵果然调兵支援汉阳。

十二月四日,元军至汉口。九日,诸将自汉口开坝,引船入沦河,先遣万户札剌儿·阿剌罕率兵堵住沙芜口宋军,逼近武矶,巡视阳逻堡,直趋沙芜,而入大江。初十,伯颜战舰数以万计相继入江,以数千艘停泊于沦河湾口;又将蒙古、汉军主力部署于江北,令其修整军械,准备进军阳逻堡。十一日至十二日,伯颜两次派人招降阳逻堡守军失败后,指挥诸将进攻,连攻三日未下,于是与阿术密谋道:“宋军以为我军必先攻下此堡方能渡江,但此堡甚坚,不能攻克。你今夜率铁骑三千,乘舟直趋下游,实行声东击西之计,清晨渡江袭击南岸。过江后,速遣人回来报告。”十三日,伯颜派阿里海牙督率万户张弘范、忽失海牙、折的迷失等先攻阳逻堡。夏贵率军来援。阿术出其不意,率万户晏彻儿、忙古歹、史格贾文备四翼军,逆江而上四十里,泊于青山矶对岸。是夜,天降大雪,阿术遥见南岸露出沙州,指挥诸军出击,血战之后败宋都统程鹏飞,俘宋将高邦显及船千余艘,抢占南岸;阿里海牙所派张荣实、解汝楫等四翼也乘船击败夏贵,追至鄂州东门而还。十四日,阿术遣使报捷,伯颜闻讯大喜,指挥诸将迅速攻克阳逻堡,斩守将王达,宋军大溃,数十万众死伤几尽,夏贵只身逃至白虎山。

随后,伯颜与阿术商议进一步的用兵方略。有人提议先取蕲州黄州,阿术主张先取鄂州、汉阳。伯颜采纳阿术的主张。十七日,元军至鄂州,最初劝降守军失败。但在其焚毁宋军战船三千艘后,鄂州、汉阳两城守臣纷纷来降,伯颜将其军编入元军各部。二十五日,伯颜派万户也的哥、总管忽都歹回上都入奏渡长江之捷,又命阿剌罕先锋黄头至寿昌运粮四十万斛,以充作军饷;留阿里海牙等领兵四万屯驻鄂州,做进取荆、湖的准备。二十七日,伯颜与阿术率大军水陆东下,派阿术先去占据黄州。

至元十二年(1275年)正月初一,元军至黄州。初二,宋沿江制置副使兼黄州知府陈奕开城投降,伯颜授其为沿江大都督。陈奕写信至涟水,其子陈岩亦降。十一日,伯颜至蕲州,宋安抚使管景模举城投降,授管景模为淮西宣抚使,留万户带塔儿守蕲州。同时,阿术率水军直趋江州,宋兵部尚书吕师夔、知州钱真孙投降。十四日,伯颜至江州,命吕师夔守江州。吕师夔在庾公楼宴请伯颜等,并挑选宋宗室女子二人送给伯颜,遭伯颜斥责。知南康军叶阊、殿前都指挥使兼安庆知府范文虎相继投诚。伯颜率军自湖口渡江,于二月初一抵达安庆,承制授范文虎为两浙大都督。初六至池州,宋都统制张林献城投降。初七,宋池州通判、权州事赵昂发与妻子自缢而死,伯颜入城后,下令备置衣棺,安葬二人。

宋丞相贾似道派使者宋京来致书议和,请求归还已降州郡,每年向元朝纳贡。伯颜留下宋京,派武略将军囊加歹同其副将阮思聪回朝廷请示。留宋京待命,遣使去南宋对贾似道说:“元军尚未渡江,议和纳贡是可以的。如今沿江诸郡均归附元朝,要议和,你应当来面谈。”囊加歹回来后,伯颜才释放宋京。

二月十九日,元军自池州出发,二十一日,抵丁家洲。贾似道统率诸路兵马十三万,号称百万,夏贵以战舰二千五百艘横亘江中。伯颜命左右翼万户率骑兵夹江而进,炮声隆隆,震撼百里,夏贵先逃,贾似道仓皇失措,立即鸣锣收军,宋军大溃。伯颜命元军追杀一百五十余里,宋军溺死无数,船只、军械、图籍及符印等物全被缴获。二十六日,宋太平州、无为军镇巢军及和州守臣均降。二十九日,元军抵达建康府(今江苏南京)的龙湾,伯颜大赏将士。

三月初二日,宋沿江制置赵缙逃遁,赵缙的兄长赵淮溧阳起兵抗元,被捕处死,都统徐王荣、翁福等开门投降,伯颜命招讨使唆都守溧阳城。镇江知府洪起逃遁,总管石祖忠降;宁国知府赵与可逃遁,知饶州唐震不屈遇害,江东诸郡皆为元所有。淮西滁州诸郡也相继投降。初五,国信使廉希贤至建康,传旨令诸将各守营垒,不准妄有侵掠。廉希贤与严忠范等奉朝廷之命出使宋朝,请伯颜派兵护卫。伯颜认为使臣多兵护送容易坏事,但廉希贤坚持派兵,到十五日,使团行至独松岭,果然为宋人所杀。数日后,伯颜派遣左右司员外郎石天麟至京陈奏大军进展情形及其今后进军方略,忽必烈大喜,准其所奏。命伯颜以行中书省丞相职驻建康,逊都思·阿塔海董文炳为行枢密院官员驻镇江,阿术继续进攻扬州。江东遭饥荒,瘟疫流行,伯颜尽心赈救,百姓得以安生。宋遣都统洪模致书徐王荣等,申述杀元国使之事,朝廷实在不知,是边将所为,当按罪惩处,愿意纳贡,请订立和约。伯颜认为:“这是宋朝的诡计,是来探查我方虚实的。我们应择人去进行考察,宣布威德,令其速降。”于是派议事官张羽等持王荣的回信去,行至平江驿,又被宋人杀死。

四月二十四日,朝廷下诏称盛夏不利于用兵,等入秋再举兵。伯颜奏道:“宋人据有江海,似无可虞。现在已扼其咽喉,如稍有放松,他们就逃走了。”忽必烈对伯颜派去的使者说:“兵法说‘将在军,不从中制’。应听从丞相的意见。”五月十七日,忽必烈召伯颜回朝,以阿剌罕留守行省。伯颜行至镇江同诸将商议军务后才北行至上都。七月十三日,伯颜被晋升为中书右丞相。他将平江南之功让于阿术,使阿术也被晋升为中书左丞相。

八月初五,伯颜携带忽必烈给宋帝的诏书回到行省。他取道益都,巡视沂州等处军防情形,调淮东都元帅孛鲁欢、副都元帅阿里伯率所部逆淮河而进。九月十一日,元军会师淮安城下,在招降未果后破城。随后自宝应、高邮行进,于十月十三日开始围攻扬州,一时无法攻克,遂继续南行至镇江。十一月九日,伯颜分军三路进伐,约期会师于临安:

十六日,伯颜军抵达常州,在招降守军失败后开始攻城。宋浙西制置文天祥派部下尹玉麻士龙前来援救,兵败战死。十八日,常州被攻陷,元军对常州进行屠城,姚訔和通判陈炤都战死,王安节被生擒斩首。伯颜任命行省都事马恕为常州尹,遣蒙古军都元帅阇里帖木儿、万户斡鲁纳台·怀都占据无锡州,万户忙古歹、晏彻儿巡视太湖,又派监战亦乞里歹、招讨使唆都、宣抚使游显会同阇里帖木儿先往平江。

八月二十四日,伯颜派南宋降人游介实奉诏书副本及伯颜谕出使临安。十二月五日,伯颜至无锡,宋将作监柳岳等奉宋帝及太皇太后书,并宋大臣致伯颜信前来请和。伯颜指责宋拘禁元使臣十六年及无故杀害廉奉使等种种不信不义的行为,并说:“尔宋昔得天下于小儿之手(指宋太祖通过陈桥兵变夺后周幼主柴宗训之位),今亦失于小儿之手(指宋恭帝),盖天道也,不必多言。”随后将宋请和事奏报元廷。

十二月初八,元军会师平江,宋平江守臣王邦杰等率众出降。十四日,伯颜再遣囊加歹同宋使柳岳至临安。以忙古歹、范文虎行两浙大都督事;遣宁玉修吴江长桥,不到十日而修成。十二月二十四日,囊加歹同宋尚书夏士林、侍郎吕师孟、宗正少卿陆秀夫携带宋国书来议和,提出尊忽必烈为伯父,宋皇帝世代行子侄之礼,每年贡银二十五万两、帛二十五万匹的条件。二十七日,伯颜一面派囊加歹同吕师孟等回临安,一面派忙古歹、范文虎会同阿剌罕、昔里伯取湖州。三十日,宋湖州守臣赵与可举城降。伯颜离开平江,分留诸将镇守。

至元十三年(1276年)正月初三日,元军进至嘉兴,宋安抚使刘汉杰降,伯颜留万户麦里吉台·忽都虎守嘉兴。初七、初九及十五日,宋宰相陈宜中三次遣使议和。十八日,元军至皋亭山,宋恭帝遣使奉国玺及降表来军前,伯颜受纳,派囊加歹随宋使贾余庆还临安,召宋丞相来议投降事。十九日,元军进至临安北十五里,分派董文炳、吕文焕、范文虎巡视城堡,安抚百姓。此时,宋宰相陈宜中等挟宋益王赵昰、广王赵昺南逃,伯颜派阿剌罕等追击,但没有成功。二十日,伯颜下令禁止军士进临安城,先派吕文焕持黄榜安抚城中军民。二十二日,谢太后派丞相吴坚、文天祥等重臣来见,伯颜将他们遣回,但囚禁文天祥,意图使其降元。二十三日,元军驻临安城北的湖州市,派囊加歹等将宋传国玉玺奉献于朝廷。

随后,伯颜分派部将解散义兵、抚谕军民、护卫宋廷,又遣使招降衢州、信州等地。二月初一,派使者刘颉等前往淮西招降夏贵,另遣将攻占浙东、浙西,占领严州、婺州、台州、处州等地。同月初五,宋恭帝率文武百官投降。伯颜以临安设两浙大都督府,命忙古歹、范文虎管理都督府,命张惠等入城清理南宋的钱粮,收缴百官诰命、符印、图册,废宋官衙,将恭帝移居别处;派遣投降的南宋官员去招降湖南、湖北、两广、四川等地尚未被攻克的州郡;部署诸将分兵屯驻要害之地;禁止偷盗和破坏宋室陵墓。初七,伯颜上表朝廷,祝贺国家统一。

三月二日,伯颜进入临安城,令郎中孟祺清理、登记宋宫中之礼乐祭器、册宝、仪仗、图书等物。伯颜启程返回上都,留阿剌罕、董文炳、忙古歹等管理江南,促令唐兀歹、李庭等护送宋君臣北上。期间,宋恭帝曾私下请见伯颜,但被他以“未入朝,无相见之礼”之由婉拒。

五月初一,伯颜同宋恭帝等至上都,朝拜忽必烈,忽必烈封宋恭帝为瀛国公。元共取宋地三十七府、一百二十八州、七百三十三县。忽必烈慰劳伯颜,论功进拜他为同知枢密院事,“赐银鼠青鼠只孙二十袭”。至元十六年(1279年),元军于崖山海战击败南宋海军,南宋灭亡,元完成中国的大一统。

北讨叛王

至元十四年(1277年),以宗王昔里吉等叛,执北平王那木罕,自阿力麻里东犯和林,奉命率师北上,大败叛军于斡耳寒河(今鄂尔浑河)。

至元十八年(1281年),从皇太子真金抚军漠北,益藤州四千九百余户为食邑。

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代宗王阿只吉总军西北。

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从忽必烈讨平叛王乃颜之乱

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伯颜进官金紫光禄大夫、知枢密院事,出镇和林。和林设置知院,自伯颜就职开始。

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招降叛王明理帖木儿,屡败海都叛军。因遭朝臣谗陷,被罢职,闲居大同

拥立成宗

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忽必烈驾崩,伯颜总领朝政三个月,朝廷肃静,一如平日。他受顾命拥立从和林返回的皇孙铁穆耳(元成宗)即位。受顾命拥戴铁穆耳(元成宗)即位,复任知枢密院事。同年十二月(1295年初)病卒,享年五十九岁。

大德八年(1304年),特赠宣忠佐命开济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追封淮安王,赐谥号“忠武”。

至正四年(1344年),加赠宣忠佐命开济翊戴功臣,进封淮王,其余官爵如旧。留有《丞相淮安忠武王碑》以志其功。

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明太祖以伯颜等三十七位历代名臣从祀历代帝王。清朝入关后,仍以伯颜等四十一人从祀历代帝王庙

主要影响

伯颜统二十万大军伐宋,如统一人,诸帅仰之若神明。毕事还朝,口不言功,行囊仅随身衣被。他智略过人,深明大义,用兵筹谋,出神入化。在带兵、用兵、治军方面都有值得兵家称道之处。

军事

至元十二年(1274年),元军攻占建康(今南京)、镇江(今属江苏)等重镇后,元世祖忽必烈重新部署灭宋战争,其中时任的中书右丞相伯颜率元军主力直取临安。十月,伯颜于镇江分兵三路南攻:参政阿剌罕为右路军,率步、骑自建康经溧阳(今属江苏)、广德(今属安徽)攻独松关(今浙江安吉南);同署行中书省事董文炳为左路军,率舟师经江阴(今属江苏)、许浦(今常熟东北),由海路趋澉浦(今浙江海盐南);伯颜与同署行中书省事阿塔海率中路水、步、骑军向常州(今属江苏)、平江(今苏州)进发,并节制诸军,会师临安。中路阿塔海率军围攻常州,败南宋援军张全、尹玉、麻士龙等五千军。右路阿剌罕军自建康出发,先后克溧水(今属江苏)、溧阳,破银树、东坝(今高淳东),俘宋守将赵淮,进至护牙山(今安徽郎溪北)又败宋援军,乘胜攻下广德、泗安镇(今浙江长兴)等地。左路董文炳军占领江阴。宋廷大惧,急征十五岁以上临安民为兵。十一月十六日,伯颜率军至常州,与阿塔海会兵围城。招降不应,伯颜令运土筑垒与城齐,上置火炮,连攻两昼夜破城,守臣姚詧、陈炤战死,伯颜尽屠城民。常州失守,无锡、平江宋守军不战而降。二十三日,阿剌罕军攻占独松关,邻近守军望风而遁。十二月初五,董文炳军进占许浦。二十七日,伯颜遣两浙大都督范文虎会同阿剌罕军攻安吉州(今湖州),激战三日破城。至元十三年(1275年)正月十八日,元军三路会师于皋亭山(今杭州北),进逼临安城下。南宋太皇太后谢道清遣使奉传国玺及降表投降。二月初五,宋恭帝赵显率百官请降。伯颜受降后,又取谢道清手诏,招降未附州郡。三月,伯颜命阿剌罕、董文炳继续南攻,自携恭帝、皇太后全氏及南宋宗室等北还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北)。

伯颜协助忽必烈平息了多次内乱,维护了元政权的统一。

至元十五年(1277年),元宪宗之子昔里吉奉命与北平王木罕、右丞相安童一同进讨海都之乱,不料昔里吉中途倒戈,劫持木罕、安童,响应海都对忽必烈的反叛。忽必烈闻报大惊,命伯颜率军往救。伯颜知道这次出征任务艰巨,既要胜敌,又要救人。他慎重迎战,与敌军在阿鲁坤河(今蒙古人民共和国杭爱山东麓)隔河列阵。伯颜军严阵以待,勒军甚严,无人敢于懈怠。相持终日,敌军出现疲惫松散之状,队伍自乱,阵形不整。伯颜兵分两路,突发击敌,大败叛军,并派出最精锐的勇士直插敌人中营帐,救出木罕和安童。伯颜一面招降叛军,一面派兵追击昔里吉,使之在逃亡途中殒命。至元二十五年(1287年),传闻宗王乃颜要联合西北诸王造反。忽必烈召伯颜商议对策。伯颜建议乘他还没有起事时先派使者宣抚,以观其意图。因而自请担当此任,他到乃颜的营地后,发现无法说服乃颜,于是连夜潜逃,面奏忽必烈。忽必烈立即发兵进剿乃颜。伯颜又推荐汉将李庭等,运用汉军战法,使西北诸王未及响应,就生擒乃颜,收降其部众,消除了这场人祸。至元二十七年(1289年),忽必烈为防止海都叛乱,命伯颜率军出镇和林(今蒙古人民共和国乌兰巴托西南)。海都自知难胜伯颜,长期观望。后唆使铁木儿进攻和林,被伯颜击败,又多次出军偷袭,均被伯颜击败。

政治

忽必烈死后,伯颜受顾命之托,稳定朝局,顺利拥戴铁穆耳(元成宗)即位。

文学

伯颜善作诗文。在元初诗坛上,伯颜作为蒙古族最早学习运用汉文进行创作的诗人,具有自己鲜明特色。他以得天独厚的军旅统帅生活为基础,创造了不少内容充实,气势雄浑的诗歌与散曲作品。他的诗歌与散曲风格雄健,情调高昂,阔大豪放,气势雄浑,粗犷豪爽,是元代蒙汉诗歌交流的先河者。

伯颜的代表了元初蒙古人散曲语言不事雕琢,风格自然质朴,轻松活泼,感情真挚,气魄雄浑的特色,开了蒙古人作散曲的先河。

历史评价

姚枢:伯颜济江,兵不逾时,西起蜀川,东薄海隅,降城三十,户逾百万,自古平南,未有如此之神捷者。(《元史》引)

王恽《大贤诗三百首<并序>》:①公姿威不见猛,简不失和,真魁杰人也。②万马龙骧宿漠陲,朔云边雪避旌麾。麟游近薮人歌瑞,虎在深林气甚夷。解甲齐山降宋日,鞠躬趋陛入朝时。有怀不尽苍生事,空咏皮公七爱诗。使华来自海西边,一日风云拥将坛。仁信有余收战格,旌麾不动下临安。应怜文武匡时切,忍对麒麟画像看。不独临淮开府掾,追思勋德泪阑干。军容机政两仪刑,自有胸中节制兵。直道事君忘智勇,丹心为国尽忠贞。风云感会千年契,笳鼓归来六合清。遥想翠华秋猕祭,圣情凝伫听鼙声。

阎复《丞相伯颜赠谥制》:崆峒孕秀,列象腾精。居政府则不动声气,措泰山之安;秉戎律则纯乎仁义,犹时雨之降。当其声鹤浦渝盟之罪,总龙骧飞渡之师,克广世祖好生之心,允获宋人诚服之意。衣冠不改,市肆不易,恩威普洽于三吴;车书以混,文轨以同,声教遂覃于百粤。逮朕纂承之始,益申推戴之诚,永怀社稷之宗臣,宜侈河山之高爵。于戏!曹侍中江南之役,规摹一何小哉;郭汾阳异姓而王,崇报斯亦至矣!

尹廷高《伯颜丞相第》:当代麒麟第一功,及门尚想见英雄。征南事往图书在,上殿人非剑履空。房杜子孙还有几,伊周事业许谁同。绿槐庭院无车马,坐听黄鹂韵晓风。

汪元量醉歌》:衣冠不改只如先,关会通行满尘廛。北客南人成买卖,京师依旧使铜钱。伯颜丞相吕将军,收了江南不杀人。昨日太皇请茶饭,满朝朱紫尽降臣。

程钜夫《李府判家伯颜忠武王画像赞》:烈烈桓桓,如河如山,功极名完。盛德之容,维恭维宽。幕府同心,戚欣燠寒。俨其当年,长剑高冠。追随凌烟,尚永弗刋。

赵孟頫述太傅丞相伯颜功德》:兴废本天运,辅成见人庸。舆地久以裂,车书会当同。先帝昔在御,如日行虚空。六合仰照耀,一方顾颛蒙。授钺得人杰,止戈代天工。铁马浮度江,坐收破竹功。草木纷震动,山川变鸿濛。地利不复险,金城何足攻。市靡易肆忧,兵无血刃红。孰能年岁间,伐国究始终。老稚感再生,遗黎忘困穷。归来一不取,匹马走北风。九域自此一,益见圣世崇。大哉先帝仁,允矣丞相忠。嗟我始弱冠,弗获拜此公。作颂歌元勋,因之写吾衷。

袁桷《太傅右丞相伯颜赠太师开府仪同三司功臣淮阳郡王谥忠武》:太傅右丞相伯颜,机沉而识远,量重而器宏。十乘行共,服征南之妙算;七驺咸驾,默传济北之遗编。誓众于鼓角之初,过师于枕席之上;具宣德意,诞广仁声,箪食壶浆之迎,咸知已后;觞酒豆肉之赐,士向无前。是谓制胜而屈人兵,抑亦好生以全天道。丞相之功第一,智士之誉无双。方谦牧以学卑,愈蒙飬而用晦。角巾私第,恂恂似不能言;鸡翘属车,断断猗无他技。肆予缵服,躬任受遗。功成莫居,年运而往。格于皇天者有仪可象,游于造物者不见而章。师尚父之崇名,贞惠文之美谥。益疏王爵,庸示国恩。噫!彝器景钟,足铭邦家之伟绩;蜜章襚典,斯昭泉壤之幽光。尚其明灵,歆此殊命,可。

张养浩《过杭州伯颜丞相庙》:取宋市不易,归朝容若愚。谁知六经外,元有圣人徒。

胡助《淮安忠武王祠》:泥路迎降归孺子,江潮失候避元臣。丰功盛烈英灵在,庙食千秋福我民。

许有壬《跋忠武王花押》:昔王以雄姿大略,济以至仁,取胜国,兵不血刃,归橐不贮一毫,勋德塞宇宙。

宋濂《国朝名臣颂·淮忠武王伯颜》:淮王桓桓,凝峻寡言。一言之间,如雷破山。及履上台,四国尔瞻。誓师南征,大乱汝戡。三军飞渡,目无江南。前扼其吭,宋胆自寒。老枭既夜遁,直捣临安。俘厥君臣,大敷帝位。皞皞熙熙,市肆不移。宋鼎巳易,而民弗知。崇德报功,王谦让弗居。此天子德威,臣何能为。古有曹彬,于王见之。

孙承恩《古像赞·临淮王》:临淮桓桓,严凝若神。百万貔貅,御如一人。讨定江南,混一九土。武功洸洸,永载盟府。

王世贞《王弇州崇论》:吾尝谓元有三仁(耶律楚材廉希宪、伯颜)焉……伯颜之下宋都也,肃而谧;其居功也,廉而约;其处废也,恬而智;其应鼎革也,毅而裁。古社稷臣哉。

朱轼《史传三编》:巴延(伯颜)深厚有谋,处众不伐,其识度比诸人为优。然其出兵之日,世祖命之曰:“当如曹彬不戮一人。”及巴延南下,兵之所过,杀戮无数,岂可与古人同日语耶?

爱新觉罗·昭梿《啸亭续录》:却特氏起自沙漠,一时所用将相,如耶律文正、杨中令惟中之相业,许文正、窦学士默、姚文宪枢之文学,刘太保秉中之谋画,商孟阳挺、郝伯常经之刚直,廉中书弟兄之忠梗,史丞相天泽、伯右相颜之战功,张都统宏范、李统制恒、阿太尉术之勇略,率皆拔出一时者。

柯劭忞新元史》:世祖一见伯颜,擢为宰相。知人之哲,近世未尝有也。然伯颜自灭宋以后,迭遭诬陷君臣之分,几至不终。良以非亲非贵,踪迹孤危,功名虽盛,适足为谗构之资而已。甚矣!明良契合,之不易言也。

主要作品

伯颜的诗作,今存《奉使收江南》《鞭》《克李家市新城》《过梅岭冈留题》等四首;词则仅存小令《喜春来·金鱼玉带罗襕扣》一首传世,是他与张弘范在筵席上分别创作的以“喜春来”为名的作品。

此外,伯颜亦善书法。元人许有壬曾见其署押二纸,评价其花押“落笔雄伟,若老于翰墨者”。

轶事典故

分毫不取

据《南村辍耕录》载,伯颜主持灭宋时,已得知部下劫掠之事,但他不动声色。等到战事结束,途经扬州时,突然下令严密搜检将士行襄,搜出堆积如山的撒花银鞘,之后一律充公,就地铸成五十两一大锭的银锭。这批银锭因此被称为“扬州元宝”。到他回到大都时,忽必烈命百官郊外迎接。平章政事阿合马先领百官而在道旁拜谒,伯颜见后,解下身上所服玉钩绦赠予阿合马,并解释道:“宋玉固多,吾实无所取,勿以此为薄也。”

用智脱逃

据《元史》,忽必烈在位时,有传闻宗王乃颜意图造反。伯颜自请前往观察其意向。他出发时,只带几车皮衣,每到一个驿站就给驿吏每人一件上等的皮衣,驿吏无不感激称谢。到了乃颜的营地后,受到乃颜设宴招待,伯颜发现杀机四伏,知道已经无法说服乃颜,于是连夜潜逃。乃颜派兵追赶,可是,驿吏见伯颜争献最好的马给他骑,使乃颜无法追及。伯颜返朝后,面奏忽必烈,成功平息了叛乱。

天诛之公

大臣别吉里迷失曾经诬陷伯颜,使他险些丧命。但不久后,别吉里迷失因事被定死罪,忽必烈让伯颜前往省视。伯颜到后,仅派人赐别吉里迷失饮酒,不见其面,神情悲伤地离开。忽必烈得知后,向他询问原因,伯颜答道:“他自身有罪,派臣前往,世人将会不明白这是上天要诛杀他的公道。”

人际关系

表格参考资料:

后世纪念

元仁宗至大二年(1309年),应儒师王约的请求,元廷为伯颜在杭州建忠武王庙(即元丞相伯颜祠),翰林学士承旨刘敏中撰碑。姚靖《西湖志》:“方其统兵下临安,驻节皋亭,俟宋出降,不嗜杀戮,杭民德之,为建此祠。”《元史》载:‘功臣之祠,惟故淮安忠武王立庙于杭,春秋二仲月次戊祀以少牢,用笾豆簠簋,行酌献礼!’”今存伯颜祠遗址

史料索引

元文类》卷24《丞相淮安忠武王碑》

元史·卷一百二十七·列传第十四》

《史传三编·卷四十二·名臣传三十四》

新元史·卷一百五十九·列传第五十六》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