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重门

更新时间:2024-02-22 13:10

《三重门》是中国当代作家韩寒创作的首部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2000年5月。

内容简介

林雨翔生活在上海的一个小镇,镇里唯一的中学是个重理轻文的学校,这让理科弱文科强的林雨翔生活得很压抑。虽然已是初三面临毕业升学,但林雨翔生活得很没有目标。后来班上的语文老师换成了一个写打工文学出身的青年老师马德保。两人似乎很有默契,很快打成一片,在马德保的帮助下,林雨翔顺利进入梦寐已久的文学社。

在一次文学社组织的活动中,林雨翔认识了喜欢故作深沉的罗天诚。两人和语文科代表沈溪儿一起游玩,意外邂逅了美丽可人的Susan。四个人一起玩得不亦乐乎,林罗二人不由都对Susan动了心。过了不久,罗天诚写了封情书给Susan,却遭到了以学业为重的Susan的不屑。罗天诚转而与一个低年级女生进行了一段短暂的恋情。林雨翔得知Susan拒绝罗天诚后暗自窃喜,更令他高兴的是他的作文得了全国作文大赛一等奖。

在补习班上,林雨翔认识了富家子弟梁梓君。梁梓君给林雨翔分析爱情,指导林雨翔追Susan,林雨翔将其奉为情圣,一一照做,Susan却始终和他保持着不冷不热的关系。林雨翔在一次跟随梁梓君和老K外吃饭时和一些地痞发生了冲突。学校得知后,梁梓君被迫转到浦东私立学校。

期末考试结束后,学校安排学生去南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前去南京的晚上,林雨翔遇到了Susan和沈溪儿,三人一起吃饭。林雨翔喝酒喝得有些醉,想趁着醉意给Susan表白却始终没有勇气。在去南京的车上,林雨翔幸运地和Susan坐在一起,度过了一段愉快的旅程。中考前夕,Susan将自己的复习资料给林雨翔,叮嘱他认真复习。中考前夜,Susan打电话问林雨翔有把握考取什么学校,林雨翔表示自己能考上县重点。林雨翔考上了县重点,却又凭借母亲的关系以体育特长生身份顺利进了市重点。这时他却得知,成绩优异的Susan竟然没考上市重点,只能屈居县重点。

开学前林雨翔进入市南三中,开始了体训生的生活,结识了豪爽的余雄和宋世平。高中后,林雨翔生活颓废异常,总是愤世嫉俗,看不惯身边许多人,与室友钱荣出现了激烈的冲突。钱荣当上了学校电视台的副台长和男主持,林雨翔也机缘巧合当上了文学社的社长,这却并没有让他感到快乐,两人几乎闹到势不两立的境地。正当林雨翔生活不如意时,又收到了罗天诚和沈溪儿的信,告知他Susan正在和同班的一个男生谈恋爱。林雨翔万念俱灰,一个人在外闲逛了一整夜。林雨翔逃夜的事不久就被钱荣告发了,将要面临处分。

这时Susan有种不祥的预感,原来,她让罗天诚和沈溪儿帮着欺骗林雨翔说自己在谈恋爱,想让林雨翔振作精神认真学习。她有些担心,打电话询问林雨翔近况,得知林雨翔逃夜,既难过又气愤。她告诉了林雨翔自己因为他而放弃了进市南三中的机会,她说完真相愤恨地挂掉了电话。林雨翔心如死灰,茫然不知所措。

创作背景

时代背景

《三重门》创作于1998年以前,那时正值校园小说泛滥,有些小孩子常用字还没认全,见过的东西还没见过的教科书多,只会从一根小草里看出什么坚韧不拔的精神,就写起了长篇。但令人惊奇的是还真让他们给写了出来,光上课下课就十来万字。

个人背景

韩寒当时还只是一个小有名气的“混混“,他放荡不羁,他出言无忌。学习不好,却偏偏有着写作的才能。他在当时的教育体制之下不堪重负,有所感慨,又没有人阻止他去思考,于是他的独特的思想便如脱缰野马,把一腔情绪发泄于纸张上面。以自身的经历为主角背景,创造了林雨翔这个角色,也把新一代的年青人的叛逆思想写得入木三分。小说也并非作者的刻意之作,在韩寒看来这是一个“巨大的历练”,用以锻炼他的“写作能力”和“硬笔书法水平”。

《三重门》的名字来自《礼记·中庸》——“王天下有三重焉,其寡过矣乎”。“三重”指的是“礼仪”,“制度”和“考文”。作者年轻时为了如何让书名显的有文化一点,经过反复的思量,才取下了这个为人多次误读为“三种考试,三道门”的名字。

人物介绍

林雨翔

主人公林雨翔是一名中学生,小说围绕他的学习、情感、生活展开描述。林雨翔从小被父亲灌以古典文学,有较强的文字功底但偏科严重。初中时凭借与语文老师马德保之间“惺惺相惜”的“互助”关系,在校文学社中崭露头角,甚至获得过全国作文竞赛一等奖,但这一切都不能抹杀他成绩不理想的现实。初中期间,林雨翔的恋爱之心开始萌芽,恋上了温婉多才的Susan,常借机接近Susan,而Susan的态度却很模糊。中考时,凭借林雨翔的紧急补课,以及林父、林母的“努力”,他以体育特长生的身份进入市重点高中。进入市重点高中后,林雨翔一边进行着艰苦的体育训练,一边极力争取进入学校各种社团以期能够获得认同,然而事与愿违,他并未进人心仪的记者团,最终凭借初中全国作文大赛一等奖的余荫进入了文学社,此后阴差阳错当上了文学社社长。在学习上,林雨翔依旧考运不佳,一路考试红灯高挂,甚至连英语也坠人红色的世界。在高中,林雨翔认识了许多举止怪异,性格与他格格不人的同学和老师,有“暴发户”式的钱荣,书呆子式的谢景源,废话连篇的钱校长等。这些形形色色的人物群像将林雨翔的高中生活搅得更加枯燥苦闷。而初中同学带给他Susan已有男友的消息更是令他沮丧,于是他乘着夜晚暂时逃离校园寻找清净。最终,他萌生了逃离的念头,但不知前路该如何行走。

Susan

林雨翔喜欢的女生,成绩优异,为了林雨翔放弃了读市重点高中。在县重点,为了让林雨翔振作精神认真学习,她让罗天诚和沈溪儿帮着欺骗林雨翔说自己在谈恋爱。

罗天成

留级生,有肝炎,自创罗体字,喜欢谈论哲学佛学之类的东西,假装深沉,对马德保不以为然。

钱荣

虚荣的富家子弟学校电视台主持人,自称方外之人,奇才。爱显摆,对同性一毛不拔,对异性可扒光全毛,自大狂妄,说话喜欢抬杠,并且夹杂一些英文单和生僻成语。

梁梓均

有义气的富家子弟,多次留级,拜金主义者,自称恋爱专家,林雨翔的情书指导。

马德保

对林雨翔影响很大的一个老师,林雨翔的初中语文老师,没在大学里念过书,高中毕业就打工,打工之余涂几篇打工文学,寄了出去过几个月就发表了出来。最大的梦想是出一本散文集《流浪的人生》。之后自费出书200本,引起不小轰动,随即被学校吸收为语文教师。

马德保其实并没有太多文学素养,写作水平也不高,却凭借在杂志上发表了几篇文章,被招进学校当语文老师,后来因为“组织”学生参加所谓的作文竞赛,(其实就是让学生交“报名费”后投稿到杂志社)名气大涨,进入县中学教书。文学不再是一种纯粹的创作活动,而是变成了一种成名的方式,一种谋利的途径。

作品鉴赏

主题思想

自我表达

作为“80后”写手的代表作之一,《三重门》很多方面反映了“80后”这一群体的心理状态。伴随着个人生理成长到一定阶段,“80后”一代的心理也逐渐出现成人感,要求独立,要求摆脱束缚管制,追求自我意志的表达。同时,他们从对外在世界的关注开始转向对内在自我和他人的审视。而随着对社会认知的提升以及自主能力的提高,他们急于表达自我,有着强烈的规避现状的冲动。而韩寒《三重门》的出现恰好使得“80后”青少年找到了这种特殊矛盾心理、情感体验的宣泄口。

批判应试教育

《三重门》所写的内容是以一个中学生的视角反映当前有关学校教育的若干侧面,如班级、学校、同学关系、师生关系、家长与子女的关系、学校与社会的关系等等。全书并没有曲折的情节,更没有时下某些成人小说追求商业价值的倾向,作者写的只是社会中的一个生活侧面,也仅仅是生活侧面,可以说平淡如水,仿佛一段生活的流程。但整个故事还是有主线的,这个主线就是作者对现行教育制度的不满和批判,对以应试教育为核心的教学机制、教学观念、教育教学方式、考试形式与制度以及与此有关的社会现象的种种挖苦与嘲讽。

小说的主人公林雨翔是一个初中应届毕业生,而后经过家长的“努力”,升入市重点高中。故事就是在这不到两年时间内围绕着学习、补课、补习、中考、录取等一系列环节展开的。由于作者本人就是一个在校中学生,对这一些学习环节都有亲身感受,所以写起来非常自如,运笔自然。作者在小说《后记》中自称“韩寒是完完全全彻彻底底反对现在教育制度的小混混”,所以,他在小说中对中国现行教育制度持全盘否定的态度。比如,中考时林雨翔从同学电话中听说四班一个女同学因考试成绩不佳而自杀,小说写道:“雨翔茫然地挂上电话,想当今中国的教育真是厉害,不仅读死书,死读书,还有读书死。难怪中国为失恋而自杀的人这几年少了一大帮,原来心理承受能力差的已经在中考高考两个槛里死得差不多了。这样锻炼人心充分体现了中国人的智慧,全世界都将为之骄傲!”

中学教育在韩寒笔下是这种状况,而大学教育也不过如此。林雨翔有一位表哥,“进了一所许多高中生看了都会垂涎的高校”,他给林雨翔写信,直言自己的大学生活:“前些日子溺色过度,学习脱节,正拼命补学分呢。大学里的人都特别懒,中文系为甚。大哥本想复印他人笔记,不料每人的想法与大哥不议而同也!偌大班级,无人记录,只好由大家硬着头皮向教授借之。”又说:“大学里轻松无比,本大学中文系里一男对十女,故男士非常畅销,如今供不应求。”他对大学和教师的评价是“××大学,星光璀璨,走近一看,破破烂烂,十个老师,九个笨蛋,还有一个,精神错乱。”

艺术特色

灰暗氛围

书中的学生、教师、家长,没有一个算得上是正面人物。书中写的校园生活、课余生活、人们的思想心态等等,没有一点闪光的亮点。可以说,整个作品都在考试与分数这个无形弯庐的笼罩下,灰蒙蒙地令人窒息不安。但人们并没有也无法付出真正的努力去创造去改变现实或者去寻求真正的知识,而只能是应付、逃避、虚与委蛇地走形式。学生应付教师、教师应付家长、家长应付学校。你应付我,我同样也在应付你。大家都似乎虔诚地围着考试与分数转,却又想方设法企图用“金钱”“人际关系”等一切可以想出、使出的办法去攻破考试与分数的壁垒。整个教育界的现状,在韩寒笔下像是一幅漫画,一幅令人看过之后心中十分不舒服的漫画。

讽刺语言

韩寒在《三重门》中与读者玩了大量文字游戏,且不限于中文。如:“Girl friend取每个字第一个字母快一点念就是G、F(姐夫)”,又如:“Word Cup(世界杯)各取一字母,即W、C(厕所)!”这种畸形的释义,虽然显得牵强附会,但幽默诙谐,让人忍俊不禁。韩寒在《三重门》中的文字游戏玩出了不一样的味道。《三重门》中的语言如同锋利的刀刃,这是在一般传统小说中难得一见的。如:看到药丸,他居然这样说话:“那药和人在一起久了,也沾染了人的习气,粒粒圆滑无比。”见到烈日暴晒后的肤色,他居然这样说话:“全身黑得发亮,晚上皮肤竟可反射月光,省去不少照明用的电费。”韩寒对语言的把握很到位,针对性的语言无处不在,处处闪耀着智慧的光茫。讽刺在传统小说中并不少见,但讽刺如此具有针对性,恐怕只能从韩寒的《三重门》中才能看到。如:“林父这人爱书如命,可惜只是爱书,而不是爱读书。家里藏了好几千册书,只作炫耀用,平日很少翻阅。”“一个人在粪坑边上站久了也会染上粪臭,把这个原理延伸下去,一个人在书堆里呆久了当然也会染上书香,林父不学而有术,靠诗歌出家,成了区里有名气的作家。家里的藏书只能起对外的炫耀的作用,对内就没有威力了。”对林父爱书而不爱读书的讽刺相当具有针对性。

“流浪一回归”模式

韩寒《三重门》的叙事结构采取了“流浪一回归”的模式。主人公林雨翔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个精神漫游者。他具有自己独立的思维意识,除了钦慕Susan外,他对周围的同学、老师,甚至父母都是一副嘲讽的姿态。因此,林雨翔时刻都处于“抗争与拒绝”的姿态。但这种“抗争与拒绝”都只存在于林雨翔的内心,他的反抗意识在精神层面上起伏波动,却不会以激烈的形式爆发出来,因为他自己明白爆发的后果不是自己所能承受的。这种精神的自我放逐呈现出一种孤独迷惘的状态,想要逃离却无处可逃,只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唯一次在现实生活中真实地逃离与流浪是到了小说快结束的时候。当林雨翔因为在学校中寻找不到自已的位置以及受到失恋的打击之后,他终于逃离校园,在校园外游荡。看着街上灯火通明,人来人往,他并没有感到轻松自在,反而感到怅然若失。靠在路灯边,林雨翔竟然睡着了。等冻醒之后,他继续漫无目的地瞎走。等到天空微明,林雨翔结束了这次出走,回归校园。这种“流浪一回归”的模式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表现的是青春期对自由、自我的渴望,在同时期的青春小说中也常出现。郭敬明的《幻城》、张悦然的《樱桃之远》、李傻傻的《红X》等作品主人公或是精神叛逃,或是离家出走,或是无奈流亡。这些流浪形式是作家自我意识的衍生,是青春期少年对自由渴求想象的外化,只是“80后”以偶然叛逃的方式表达对现实的不满。《三重门》这种“流浪—回归”的模式给平淡的故事结构增加了些许色彩。用韩寒自己的话来说,流浪并不是“80后”的人所能真正承受的生活方式,“我并不坚定,很大程度上我只是想离开一会儿,给平淡的日子加点味道,再回来过平淡的日子”。

作品影响

销量

《三重门》一经出版销量就突破了47万册,成为当年最畅销的小说。《三重门》是韩寒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也创造了少年作家的畅销书神话,截至2018年总销量200多万册。

影视改编

2004年12月16日,由《三重门》改编的同名电视剧在央视一套播出。

作品评价

“韩寒的早熟,早慧,使我感到惊奇,甚至感到不可思议。读罢《三重门》,愈发使我感到惊奇。一个少年对社会、对人世、对人生、对周围的一切,常能发出一些直抵要害的见解来,既使人感到可怕,又使人感到惊羡。”(中国当代作家曹文轩评)

作者简介

韩寒,1982年9月23日出生于中国上海金山。中国职业拉力赛及场地赛车手、作家和导演,1998年“新概念”作文大赛以《杯中窥人》获一等奖。2000年由中国作家出版社出版长篇小说《三重门》,为当年年度最畅销图书。排名第一连续十个月。累计全国图书排行榜上榜时间33个月。累积销量130万册。为中国近二十年来销量最大的文学类作品。代表作有《三重门》《长安乱》《光荣日》《他的国》《一座城池》《通稿2003》《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等。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