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村

更新时间:2022-06-08 14:11

丁村,因“丁村遗址”而闻名中外,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新城镇下辖行政村,中国传统村落,地处汾河东岸、襄汾县城南5公里处,村域面积3.72平方千米。

村落历史

丁村周边环境优越、资源丰沛,早在十万年前即有人类活动。

金元时期,丁村已成规模,侯氏、殷氏、任氏、丁氏等聚居于该村。

元末明初,丁复从河南襄城迁居丁村,筚路蓝缕,其后人在明中后期崛起,遂成村落主姓,是晋南“太平商帮”的重要分支。

明万历至清咸丰年间,丁氏陆续购置土地、营建院落,形成了丁村村落的主体。

地理环境

丁村位于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新城镇,地处汾河东岸、襄汾县城南5公里处,村域面积3.72平方千米。

丁村地形形态为河谷丘陵,村北为开阔农田,村南为土冈,东西皆有山岭,海拔570米。

丁村所处的地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气候宜人。

丁村村西有汾河穿过,对村庄形成三面环抱之势,方便村民们饮水灌溉。

村落格局

选址理念

丁村的选址东依东陉山,南面山冈,北为开阔平展的农耕地带,西有汾河穿过,形成三面环抱的“腰带水”之势,是历史上“金襄陵、银太平”的膏腴之地。

丁村的左首,汾水宛如青龙一条;丁村的右边,岗坡状若猛龙而卧,是为龙盘虎踞之地,藏风聚气。丁村坐南朝北的方位上,前面是广阔的农田,作为村子的“明堂”;远处面对的是汾河,河床与明堂之间高地可作案山;村南的土岗便是丁村的靠山。村东南的巽方,雨季的水流形成风水格局中的“水口”,这样就达到了堪舆学中“左绕青龙,右卧白虎,背有靠山,前有明堂”的最佳风水格局。

空间布局

丁村从空中俯瞰,村落布局形状形似“金龟戏水”,村落的四角分别有魁星阁、财神阁、文昌阁、玉皇庙,四座殿阁是为龟足;东面的狼虎庙,西面的弥陀院,它们为龟的首尾;整个村寨为龟身。

丁村坐落在汾河东岸一块凸起的台地上,距离河岸仅有1公里左右。

丁村村中街巷多为“丁字”形交接,“四方村落丁字街”是丁村的空间格局,东西主街与南北巷子将村落划为北院、中院、南院和西北院四大群组,以村中心的观音庙为中心,以丁字街巷为经纬,院落建筑依附街巷逐渐展开,分布于四方。

经济社会

人口

据2020年3月中国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官网显示,丁村以汉族为主,有户籍人口1042人,常住人口950人。

经济

2017年3月,丁村成立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注册社员60户。2018年,丁村旅游专业合作社实现总收入130万元。

据2020年3月中国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官网显示,丁村主要产业有农业、养殖业、手工业,村集体年收入为3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为1.15万元。

主要景点

丁村遗址

丁村民宅

丁村民宅,现存40多座,其中明代及明代以前的院落9座、清代院落31座,民国时期的院落3座。明代的四合院,房架不高,朴实无华,舒适优雅,里外都有彩画;清代的四合院,院小房高,设计大方,装饰华丽,雕刻成组配套,栩栩如生。其中丁坤一组乾隆期建筑民宅,有10多座宅院、60多间房屋,院连院,宅连宅,以甬道或跨院连通,形成一组由多座四合院组成的连体院,是丁村最大的明清民宅建筑群。“丁村民宅”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文化

历史人物

传统民俗

每年的春节和农历二月二,在丁村都要唱丁村家戏。丁村家戏是以敬神为宗旨的民间同乐班子,人员自愿参加,演出不索报酬,凡参加演出人员,都要吃“烫牙饭”。

每年的清明节,丁村人有“送寒食”的习俗,清明节前三天或五天,丁村人成群结队按族排辈到祖坟支扫墓,叫“连五”、“连三”,丁村凡有已经出嫁女儿的人家,在清明节前几天都要用白面蒸一条大刺鱼,重者可达二三斤,蒸个蛇盘馒头,再蒸一个虎馒头,分送给出了嫁的女儿、女婿和外孙,就叫“送寒食”。

元宵节炸油糕,是丁村人一项重要的习俗,而且丁村油糕的红枣馅很特别,制作时将红枣砸裂,选其无虫者,直接水洗、上笼蒸熟,晾去水分,再用熟油炸,去其硬皮,就做成了馅,中间过程并不去红枣核。包油糕的时候,将一个个带核的红枣放进糕皮内,捏成滚圆或半月形,下油锅炸熟即可。

非遗项目

丁村由于气候与地理条件的优越性,丁村人四千多年前就会耕作烧陶,尤其是纺线织布,从“丁村遗址”里出土的陶纺轮,就可以证明。丁村土布非常有特点,是民间传统棉纺技艺的代表。丁村土布从采棉纺线到上机织布,要经过轧花、弹花、整棉絮条、纺线、打线、染线、落线、整花型、整经作纬、掏棕、栓机、织布等大大小小72道工序,均为纯手工制作,制品有白布、蓝条纹布、红条纹布、绿条纹布、花色方瓣布、素提花布、色提花布等十多个品种,织成的土布质地柔软、手感厚实、透气吸汗、图案绚丽、绿色天然,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使用价值。丁村保留了明清以来北方劳动人民的许多生产生活习俗,家家户户都会种棉和纺织,这种传统技艺一直在继承和发展,并组建了棉纺土布作坊,有10多台传统手工织布机,加工制作纯棉纺织品,用于床上用品和服装鞋袜。2011年6月,丁村民间传统棉纺技艺被列入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族谱家训

丁村是山西与中原往来的关隘要津,丁村商人更是晋南商帮中实力最强的“太平帮”中的重要一支,丁村商人的生意向东能经营到河南,向西能拓展到甘肃、陕西。丁村有句俗语:“先有三义庙,后有丁村”,建于元至正二年(1342年)的三义庙是村内古老的建筑,名字取自桃园三结义的故事,丁村始祖丁复和任姓、阴姓的“结义文化”,一直教导着丁村的子孙后代要互帮互助、和睦相处,“兄弟同心,和睦相处”的家训也成了丁村数百年的治村理念。

丁村《丁氏宗谱》,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丁氏十一代孙丁比彭编撰,主要内容有丁氏家谱序、北院、南院与中院等族谱,保存完好。

物产美食

物产

丁村以农业、养殖业、手工业、小杂粮生产为主要产业,主要粮食作物为小麦,以及一定比例的玉米,主要经济作物为棉花与药材。

美食

丁村盛产小麦,村民饮食习俗以面食为主。

丁村蒸馍的特点是发面时不使用碱,而是用“酵面”,俗称“酵窝子”或“接面”,蒸出的馍不酸口感好,可以制作成馒头、花卷、菜卷、油心卷、红枣卷等各种形状。蒸馍是丁村人的主食,往往一次蒸许多,晾凉后放在铁铸的笼圈里,随吃随取,俗叫“吃酥馍”。

丁村臊子面很有特色,丁村喜庆宴席有“早面午席”的习俗,其中的早面指的就是臊子面,也是丁村有名的待客饭。丁村臊子面分清汤、混汤两种,清汤是凉面回锅,用调料汤反复冲涮浸热入味,再浇臊子加汤上码;混汤则是把热面捞在碗里,浇臊子开吃就可。臊子有荤有素,荤臊子以猪肉、鸡肉为主,素臊子以鸡蛋、豆腐为主,都要切成0.5厘米大小的方丁,加油盐等上锅烹调成汤剂。面要“和硬咂软”,手工擀好,切细如鞭稍,切出的面条精细一致,细长而不断。吃面时的砧码有葱蒜、姜未、香菜等。

荣誉称号

2012年12月17日,丁村被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公布为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

2014年2月19日,丁村被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公布为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2019年6月17日,丁村被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公示为山西省首批100家3A级乡村旅游示范。

2020年11月,丁村被评为第六届全国文明村镇。

2021年6月,丁村党支部被授予“临汾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旅游信息

交通

丁村位于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县城南5公里处,毗邻京昆高速公路,自驾从丁村下高速,交通便利,也有从襄汾县直通丁村的公交车。

导览

丁村观音庙前共有东、西、北三条主街,经东西主街与南北巷子,可以分别到达村落北院、中院、南院和西北院四大群组院落。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