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电话电报咨询委员会

更新时间:2023-08-27 13:09

1957年取代电报咨询委员会和电话咨询委员会而成立的国际电信咨询机构,简称CCITT,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的职责,是对有关电报和电话技术、业务和资费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建议。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由所有国际电信联盟会员国的主管部门和被认可的私营部门组成。

组成

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下设16个研究组。

(1)第1研究组:电报操作和业务质量;

(2)第2研究组:电话操作和业务质量;

(3)第3研究组:资费原则;

(4)第4研究组:国际线路、电路和链路的维护;

(5)第5研究组:电磁干扰及危险影响的防护;

(6)第6研究组:电缆护套和电杆规范化及其防护;

(7)第7研究组:新的数据传输网路;

(8)第8研究组:信息处理通信;

(9)第9研究组:电报网和终端设备;

(10)第11研究组;电话交换及信令。

发展历史

成立

CCITT是ITU(国际电报联盟)的一部分,其历史可追溯到1865年。20个国家同

意标准化电信网络。作为协议的一部分,成立了ITU以从事后续修订工作。ITU进入了电话管理、无线电通信广播领域。在1927年,该联盟从事为无线电业务分配频带的工作,包括固定无线电移动无线电(海上和空中)、广播以及业余或实验无线电。在1934年,该联盟更名为国际电信联盟,以更适合表明它在所有通信领域中的地位,包括有线、无线、光和电磁系统。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ITU成为联合国的专门代理机构,并将总部迁往日内瓦。它强制执行频率分配表,为每项无线电业务分配频带,旨在避免飞行器与地面通信、汽车电话、海上通信、无线电台和航天器通信间的干扰

发展

1924年在巴黎CCIT(国际电报咨询委员会)联合创建了CCITT以更有效的管理电话和电报通信。

1993年3月1日,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举行的国际电联的第一届世界电信标准大会(WTSC-93)上,对电联原有的三个机构CCITT、CCIR和IFRB进行了改组,取而代之的是电信标准化部门(ITU-T)、无线通信部门(ITU-R)和电信发展部门(ITU-D)。ITU-T是ITU的电信标准化部门。那时形成的其他两个主要部门是被整合到这一新结构中。 即使ITU-T创建了其建议书和标准,但CCITT建议书仍被经常提到,这是因为它们受ITU管理而被参考。

建议

下列建议所包含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

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CCITTF.300可视图文业务;

CCITTX.200CCITT应用的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CCITTX.213CCITT应用的开放系统互连的网络服务定义;

CCITTX.214CCITT应用的开放系统互连的运输服务定义;

CCITTX.224CCITT应用的开放系统互连的运输协议定义;

CCITTX.215CCITT应用的开放系统互连的会话服务定义;

CCITTX.225CCITT应用的开放系统互连的会话服务规范;

CCITTX.216CCITT应用的开放系统互连的表示服务定义;

CCITTX.226CCITT应用的开放系统互连的表示协议规范;

CCITTX.217CCITT应用的开放系统互连的联系控制服务定义;

CCITTX.227CCITT应用的开放系统互连的联系控制服务规范;

CCITTT.101可视图文业务的国际互通;

CCITTT.40。文件结构、传送和操纵导言;

CCITTT.411开放文件结构(ODA)和互换格式—导言及规则;

CCITTT.412开放文件结构(ODA)和互换格式一一文件结构;

CCITTT.414开放文件结构(ODA)和互换格式—文件轮廓;

CCITTT.415开放文件结构(ODA)和互换格式—开放文件交换格式(ODIF);

CCITTT.431文件传送与操作(DTAM)服务与协议—导言与规则;

CCITTT.432文件传送与操作(DTAM)服务与协议一服务的定义;

CCITTT.433文件传送与操作(DTAM)服务与协议一一协议的说明;

CCI下TT.441文件传送与操作(DTAM)—操作结构;

CCITTT.523可视图文互通的通信应用轮廓DMI;

CCITTT.541可视图文互通的操作应用轮廓;

CCITTT.564可视图文互通的网关特性。

标准

CCITT的“V点”调制解调器标准,已被世界范围的调制解调器通信所接受

。这些标准基于AT&T以前开发的一些标准,以及在Microcom联网协议(MNP)中流行的一些特征。 V.24V.24是与电子工业协会(EIA)RS-232C标准相同的标准。它们定义了数据终端设备(DTE)(例如终端和计算机)接口到数据通信设备(DCE)(例如调制解调器)的方式。

V.35这种标准定义将DET连接到高速异步调制解调器的接口。其物理定义描述了一个34针连接器和对调制解调器进行同步的时钟信号。

下面的V.32、V.32bis和V.32terbo标准使用网格编码技术来表示信号。网格编码是一种通过信号的相位和幅度变化来表示数据位的技术。这些信号的变化映射到一个由许多点构成的星座(群),这些点表示很复杂的标号。

V.32是一种通过使用正交振幅调制技术可提供2,400bps吞吐率,以及通过使用网格编码提供9,600bps吞吐率的双线双工调制解调器标准

V.32bis使用一种在每个信号群具有128个点的二维网格编码技术。它提供的v传输率从4,800到14,400bps。

V.32terbo使用一种在每个信号群具有512或256个点的二维网格编码技术。它提供的数据传输率可到19,200bps,并且它可以设计作为14,400bps的V.32bis和V.34的中间过渡,V.34是一种将出现的28,800bps的标准。

V.42V.42定义的错误检查标准设计,是为了减少由于有噪声的电话线路而导致的数据错误,它使用循环冗余校验(CRC)方式来验证传输数据的完整性。对一个块的数据计算一个CRC值,把这个值与这个数据块一起发送。当接收系统接收到这个数据块后,计算它自己的CRC数值,并且将计算结果与来自发送者的CTC数值进行比较,如果这两个CTC不同,将重发数据。V.42对数据块进行实际打包,减小了对起始位和结束位的需求,并且减少了传输的信息量,因此可以增加吞吐率20%左右。

V.42bis这是一种可提供四到一压缩率的数据压缩标准。如果数据已经被象PKZIP这样的使用工具进行了压缩,就不能再使用V.42bis压缩标准了,如果再次使用,只会增加一些没有必要的传输开销。然而,对于非压缩数据,这种标准可以把一个2,400bps的调制解调器的吞吐率加倍到4,800bps。

V.34(正式称呼为V.FAST)V.34是一种预计在1994年中期宣布的建议标准。它使用一个信号群具有768个点的四维网格编码技术。它提供的传输率高达28,800bps。通过压缩,吞吐率可达100,000bps。然而,大多数个人计算机与Macintosh系统的串行端口不能处理这么高的数据传输率,因而一些厂商正在设计通过并口或使用增强串口来进行传输的产品。

相关词条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